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牛羊

牛常见外科病及治疗措施

日期:2023-02-08 15:34:06

摘要:由于牛养殖周期较长,在饲养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外科疾病,如牛创伤性心包炎、瘤胃积食、皱胃变位、角折,对牛生产性能可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可导致病牛死亡。本文对牛常见的外科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牛;外科疾病;治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及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促进了牛养殖业的发展。与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同,我国牛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成为牛主要的养殖模式,但随着牛养殖数量和密度的增加,牛疾病频发,给牛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牛外科疾病是一类在日常生产中常见的疾病,该类病不具有传染性但对牛个体损害极大,可影响牛的增重和产奶等生产性能,严重时可导致病牛死亡。本文对牛常见的外科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为兽医临床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1 牛创伤性心包炎

在牛采食后,有时尖锐的金属异物随牧草或饲料进入牛的网胃,由于网胃结构呈蜂窝状,因此网胃收缩时可导致异物卡在蜂窝状结构,刺伤网胃壁引发炎症,当异物穿透网胃壁和膈肌后可伤及心包,引发创伤性网胃心包炎。当继发细菌感染后,可发生化脓性心包炎。在患病早期及时确诊并进行抗菌和消炎与手术治疗,炎症可逐步消退;若病程转为慢性则心包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沉积于心包壁层和脏器层,形成肉芽组织并机化,心包层形成纤维性瘢痕组织,脓液蓄积量减少,心肌活动受限,随后形成缩窄性心包炎。

1.1 临床症状

当异物损伤网胃时牛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前胃迟缓、精神沉郁、弓背、四肢集拢于腹下,肘头外展,肌肉震颤,不愿俯卧,下坡和卧下时表现谨慎,压迫或叩打剑状软骨呈现疼痛反应。发生创伤炎初期,病牛心包有摩擦音,心包腔内大量液体渗出后摩擦音消失出现拍水音,渗出液体增多后拍水音消失。叩诊病牛心区浊音区扩大,心动速度增快,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颈静脉高度怒张。淋巴回流障碍导致病牛颌下、颈下皮肤皱褶水肿。穿刺心包有红黄色或灰黄色混浊,含有纤维素片的恶臭腐败。发生广泛的胸膜炎或肝脏、脾脏和肺脏脓肿时可出现张弛热及一系列并发症。

1.2 诊断

可根据病牛的症状以及心区听诊和叩诊结果进行初步判断,结合心包穿刺和B超检测结果即可区别。

1.3 治疗

在患病早期,可使病牛置于前高后低的位置,促使异物退回到网胃内,使用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300万IU和链霉素400万IU分两次肌肉注射,防止细菌继发感染。也可将磁铁投入牛的网胃中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化脓性心包炎需进行细胞切开引流术(急性化脓性心包炎)、心包切除术(中晚期化脓性心包炎)进行治疗。

2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由于牛前胃收缩力减弱、采食大量难以消化的饲草或容易体积变大的饲料所致,常引发急性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瘤胃运动和消化机能障碍。发生脱水和毒血症。瘤胃积食常见于采食大量的青草、苜蓿、甘薯、胡萝卜等饲料,或饥饿后采食大量的稻草、豆秸、花生秧和甘薯藤等,未及时饮水造成消化不良,也可因采食大量的谷物、豆饼、花生饼、棉籽饼等后又大量饮水导致饲料膨胀。

2.1 临床症状

在瘤胃积食初期病牛精神不安,常回顾腹部,有时可见后肢踢腹。随后病牛出现不食、不反刍、弓背、不断起卧,有时出现呻吟,便秘,粪便呈干硬的饼状,有时发生下痢。有的病例可出现呕吐或鼻流粪水。病牛外观腹部明显膨胀,瘤胃背囊有少量气体,触诊瘤胃内容物坚硬,拳压留痕,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肠音微弱。在患病晚期,病牛呼吸急促,脉动过速,四肢、角根和耳发凉,眼球下陷,可视黏膜发绀,衰弱后卧地不起,陷入昏迷状态。

2.2 诊断

根据临床的视诊和触诊即可确诊,患病牛过食后发病,瘤胃内容物充盈且坚硬,食欲和反刍停止。

2.3 治疗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恢复前胃的运动机能,促进瘤胃内容物运转,消化积食,防止脱水和中毒。轻型的病例可使用硫酸镁或液体石蜡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瘤胃积食的病例往往药物治疗无效,应进行瘤胃切开术取出内容物冲洗胃腔。

3 皱胃变位

正常的皱胃位于腹腔和瘤胃与网胃的右侧,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至左侧腹腔或瘤胃壁左侧,皱胃向后上方顺时针扭转位于瓣胃后上方、肝与右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左方变位常见于产后的奶牛和水牛,公牛和牛犊极少发生,右方变位可见于各性别的牛。皱胃变位与皱胃迟缓或皱胃机械性转移有关。

3.1 临床症状

皱胃左方变位通常发生于产后数日,1~2周出现症状。患病初期病牛厌食,有时完全拒食,大多数患病牛拒食精料,病牛排便量较少,排便迟滞,有时可出现一过性腹泻,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粪便多呈灰绿色的糊状或油灰状,部分牛可出现腹痛和瘤胃鼓气,奶牛产奶量下降。在病牛左侧11肋间听诊可听见异常的皱胃音,瘤胃蠕动音减弱,叩诊左侧腰旁窝可听见高朗的叮当音或钢管音。体型较小的牛直肠检查时可在左侧摸到皱胃。

皱胃右方变位多发生于牛产后数周,以瓣皱胃孔附近为固定点发生扭转,急性扭转呈180~270°,幽门完全阻塞,胃酸和液体急剧,随后发生脱水、碱中毒和休克。临床上常见病牛突然发生腹痛,踢腹,背下沉,心跳加速,饮欲增加,瘤胃蠕动减弱,粪便呈黑色柏油状,右腹部和左腹部肿胀,触诊可听见振水声,右腹部叩诊可听见叮当声或钢管音,直肠检查时可在右腹部触摸到膨胀的皱胃。

3.2 诊断

牛的皱胃变位需结合患病牛的临床表现和现场检查进行诊断,根据病牛腹部诊断情况、听诊和叩诊是否存在叮当音或钢管音等进行即可判定。必要时还可进行直肠检查或穿刺检查。

3.3 治疗

皱胃左方变位可使用滚转复位法进行治疗,但该方法治疗后病牛容易复发。手术治疗是治疗牛皱胃右方变位唯一的方法,治疗左方变位时也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左肷窝部整复缝合固定法、右肷窝部整复网膜固定法、左右侧整复网膜固定法和仰卧复位缝合固定法。

4 角折

角折是一类在牛、羊等有角反刍动物多发和特发的疾病,引发角折主要原因是动物在发情期角斗、奔跑跌倒、撞击或高处坠落等导致角出现损伤。此外人为操作,如保定时仅将角拴在固定架或其他固定物时动物挣扎后造成。

4.1 临床症状

根据病牛角折的症状及受伤的部位将其分为角鞘破裂、角壳脱落、高位角折和低位角折四类。角鞘破裂可见角鞘表面有裂痕,角的生发层表面出血,角突骨质上可出现骨裂或骨折,有时破裂的组织被污染从而出现化脓症状,角鞘保留的角突不全骨折或全骨折,叩打角鞘或握住角鞘时病牛表现出疼痛感;角壳脱落是指牛角鞘活动甚至完全脱落可取下,同时损伤角根部软组织,角突部骨质表面混有大量含血液的渗出物,随后常出现化脓性渗出物,角根部疼痛、灼热,病牛头部向病侧倾斜;高位角折是指角折的部位在角全长的1/2处以上靠近角尖处,可见角折处动摇或连同角鞘完全分离,角折处可流出血液;低位角折是位于角全长1/2以下靠角基部发生角折,是一种最为严重的角折,较多位于角突颈部,部位越低症状越严重,可见损伤的角血管流出大量血液,有时可伤及额骨,患病时间较长的病牛还可出现细菌继发感染导致化脓性额窦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4.2 诊断

患病牛出现上述症状即可确诊。

4.3 治疗

角鞘角折应将角鞘取下或切除,病处敷上抗生素并加以包扎,5~6d更换一次绷带。角高位或低位角折应进行角修补术,先将患处止血,用骨锯修正残缘后处理好角突腔,用固齿粉填塞,最后在外加上沥青或包扎沥青绷带。

5 结语

相比于其他家养动物,牛养殖饲养周期长,成本较高,因此在养殖中出现疾病极易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牛外科疾病通常是由于在牛养殖过程中错误的饲养管理模式或忽略了环境中可导致牛损伤的外因,由此给牛造成伤害造成外科疾病。因此,在牛饲养过程中,养殖场或养殖户应剔除牛舍及相关养殖环境中可能会对牛造成损伤的因素,降低牛外科病的发病风险。此外,牛的饲喂和养殖操作也与牛外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要求养殖人员应熟悉牛的生长习性,控制好牛群密度,采取分栏饲喂的方式,做好各阶段牛饲料的营养配比,做好特定阶段牛的护理工作,从而降低牛外科病的发病率。对于牛群中出现外科病的病牛应采取隔离饲喂,根据患病症状和相关的诊断结果做到精准诊断,并及时采取适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牛外科病的治疗时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应由从事大动物外科手术的专业兽医人员进行操作,切勿自行盲目效仿和处理。在处理前后应做好患病部位的消毒工作,手术后做好抗菌消炎工作,防止继发感染。牛外科病是一类不具有传染性且以个体发病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牛发生该病与饲养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养殖人员应做好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避免牛发生外科病,保证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略
作者:杨树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动物防疫检疫站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12月刊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