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牛羊

奶牛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日期:2024-04-03 11:15:03

奶牛繁殖技术操作规程(1)

前 言

为及时给产后母牛配种,缩短产犊间隔,降低不孕牛发生比率,确保在产后100天内配种一至两次,以改善奶牛繁殖性能,提高受胎率,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结合牛场成功经验,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1.围产期监护规程

1.1 围产前期(产前21天至产犊)监护规程:   

1.1.1、把产前21天的干奶牛和产前15-21天的青年牛调入围产前期牛群。

1.1.2、执行公司制定的围产前期日粮配方

1.1.3、饲养密度不超过牛卧床位的100%。围产前期牛群头均所占饲槽长度不得低于70厘米。

1.1.4、给调入产前21天的奶牛一律肌注维生素ADE 10毫升/头次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 10毫升(亚硒酸钠10毫克/头份+维生素E0.5克/头份)。

1.1.5、对乳房已经充盈的临产奶牛用乳头药浴液原液每天药浴乳头1~2次。

1.1.6、对于过肥、过瘦的临产牛进行预防性治疗:给临产牛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0毫升或25%葡萄糖1000毫升、5%氯化钙50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1000~1500毫升;或投喂灌服料一头份。预防性治疗均隔日1次,直至产犊。

1.1.7、围产前期牛群的福利待遇要优于所有其他牛群,卧栏必须日维护3次以上,日清理圈舍2次以上,冬季防寒保暖,夏季及时开启防暑降温系统,水槽、饲槽日清理1次。

1.2 产犊监护规程

1.2.1 产犊监护包括接产、助产、产后监控、新生犊牛护理等工作。每个牧场应根据本规程制定有关产房工作制度,建立完整的记录体系,确保贯彻执行本规程。

1.2.2 对要投入使用的产栏彻底清理、用2%火碱对地面进行消毒,干燥后铺设15厘米以上垫草。

1.2.3 专人负责观察母牛,对有临产征兆的奶牛及时转移到分娩区。分娩区必须清洁、干燥、舒适。每天对分娩区进行消毒,采用2%火碱和0.5%过氧乙酸交替进行。

1.2.4 提倡自然分娩。若确定不能自然分娩时应及时助产,正确助产操作。助产人员的手臂、器械和奶牛会阴部及尾部必须用0.1%新洁尔灭液进行消毒。

1.2.5 遇产力不足、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难产情况时,按齐长明《奶牛疾病学》第四章第七节所述方法处理。

1.2.6对于产伤的处理方法:产道损伤时,按齐长明《奶牛疾病学》第四章第九节所述方法处理。

1.2.7 确需进行剖腹产时,必须由有资质的人员进行。

1.3  围产后期监护规程(产后0~21天)

1.3.1 母牛产犊后应尽快让其站起来,以促使子宫复位,减少出血,防止产后麻痹;同时进行下述处理:

1.3.1.1 对有产后疼痛症状的奶牛必须进行镇痛处理。

1.3.1.2 对难产、产死胎、腐胎、多胎的奶牛,产后立即肌注催产素60单位(对干胎的奶牛进行PG 1毫克/头次和苯甲酸雌二醇10毫克/头次隔日肌注1次,直至干胎产出),同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头孢噻呋钠1克/头次或易速达20毫升/头份)及全身支持疗法。

1.3.1.3 产后2小时内用瘤胃灌服器灌服嘉立荷公司配制的“灌服料” (1.5公斤,加20公斤水)1次。

1.3.2 产后6小时内,观察母牛胎衣排出情况,对未排出的奶牛肌肉注射催产素60单位。同时静脉注射5%氯化钙50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25%葡萄糖1000毫升/头次。

1.3.3 每天必须对产后牛进行体温监测1次(连续10天);产后每2天检测尿酮1次,每头奶牛检测7次;每天观察、记录恶露排出情况1次;每天观察、记录奶牛采食、反刍、粪便情况。以上情况如果异常立即通知兽医处理。

1.3.4 产后超过24小时胎衣不下的应采取下列措施:

1.3.4.1 采取抗生素治疗,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1克/头次,每天1次,直至奶牛康复;或肌注易速达20毫升/头次,5天以后对未康复奶牛再肌注1次;或静脉注射克林美25毫升/头次,连续静注直至康复。

1.3.5.2 引发全身症状时,除继续抗生素治疗外,还应采取全身支持疗法。

1.3.6 调出产房的奶牛需同时符合下列标准:

1.3.6.1  CMT法监测乳房炎阴性者;

1.3.6.2 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合格者;

1.3.6.3 体温监测连续3天正常者;

1.3.6.4 酮体检测连续2次检测阴性者;

1.3.6.5 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超过15 kg以上者;

1.3.6.6 无其他疾病的健康牛;

来源:欢乐养牛吧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