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禽养殖技术服务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养殖户和基层兽医在用药上存在着一些观念上及操作上的误区,未正确把握用药剂量,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剂量,结果轻则影响动物健康,延误治疗时机,重则引起药物中毒,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要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必须切实正确把握用药剂量。
药物在防治畜禽疾病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临床中药物使用多大剂量合适往往给养殖朋友带来了困惑,药物使用剂量过小,达不到有效浓度,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且易产生耐药性;使用剂量过大,超过一定浓度后,疗效不能增加,造成药物浪费,并对机体产生毒性。下面笔者就如何正确把握用药剂量谈谈自己看法,与广大从事养殖的朋友和基层临床兽医进行探讨、学习和分享。
多数养殖户认为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规定的使用剂量不管用或以为用药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盲目加大用药量,有的加大规定剂量的一倍甚至几倍,结果不但对家畜家禽本身造成很大危害,同时也加大了用药成本,降低了养殖经济效益。过量用药重者造成家畜家禽急性中毒死亡,轻者造成慢性药物蓄积中毒,损害肝、肾功能,机体自身解毒功能下降,甚至有影响人民群众食肉安全的危险性。杀灭了肠道内有益菌,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机体代谢紊乱,腹泻和生长停滞。有些新药在刚投入市场时效果很好,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究其原因与长期大剂量使用该药致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有关。通常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只有达到有效浓度时才能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所以,我们应根据药物在血液中有效浓度的维持时间,合理安排给药途径、用药次数、剂量及疗程。另外,有些药物的剂量不同,药理作用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掌握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指的是用什么方法给畜禽用药,临床实践中,混饮、拌料、注射、喷雾等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但也不是隨心所欲,要依据不同药物、不同疾病以及不同病情程度而定。如畜禽的消化道疾病用药一般多用口服的方法,患畜的机体炎症多用肌肉注射用药,而家畜家禽的群体性预防和治疗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用药途径直接影响治疗或预防效果,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物超量而引起中毒,因此,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用量亦不相同。在畜禽发生疫病时,常常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药物,以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饲料添加药物剂量通常以单位饲料重量中添加药物的重量来表示,与健康畜禽每日消耗饲料量及畜禽每千克体重使用药物剂量相关,健康畜禽每日消耗饲料量与畜禽体重成正比关系,如果由于病情原因致使食欲下降、每日消耗饲料减少,则药物在饲料中的比例应增大。如果病情严重食欲废绝时仍通过饲料给药,进入到畜禽体内的药量则不足,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如果是患一些热性传染病时,畜禽饮水量会略有增加,这时通过饮水添加药物常能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情况下健康畜禽日饮水量为日消耗饲料量的2倍,所以在通过饮水添加用药时药物的日添加剂量为饲料中药物日添加剂量的1/2。猪、牛、羊等大动物个体发病用药治疗时一般采取肌内注射,则首先要看使用说明书是怎样规定的,如果已标明每公斤体重注射多少毫升,那就按照说明书视具体情况执行。(1)药物毒性。对于毒性大的药物,如痢特灵、痢菌净等,应严格控制剂量,不得超过安全范围;无毒性药物,剂量变化幅度较大,可适当增加用量。①发病畜禽体质。发病畜禽体质强者药物用量宜重些,体质弱者用量宜轻些。例如,对一些骨瘦毛焦者用药不能过于猛烈。②发病畜禽日龄。日龄小的幼畜禽机体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日龄过大畜禽气血及器官渐衰,对药物耐受力均较弱,故用量宜减少;而青壮年畜禽则气血旺盛,对药物耐受力较强,故用量宜大些。③病程病势。新病正气损伤较轻,用量可稍重;久病正气损伤较重,用量宜轻些。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药物要有一定的剂量,在机体吸收后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才出现药物的作用。要发挥药物的作用而又要避免其不良反应,必须掌握药物的剂量范围,按疗程用药,但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为了省钱,有的养殖者打了1-2针或用药1-2次见畜禽精神有所好转,第2天便不再用药,其实发病畜禽病情并没有真正的好转,结果第3天畜禽又打蔫了,于是进入再打针、再吃食、再停止用药的循环。这种反复折腾的后果就是本来能较快治愈的发病畜禽要么病程拖长了,要么死掉了,本来很小的损失变成较大损失甚至严重损失。因此,我们要根据疾病的类型以及药物的性质和畜禽群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用药疗程,一般连续用药3-5天,病情好转后再用药1-2天,以巩固疗效,切记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如果用药过程中发现疗效不好,则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1、把握药量的关键是病同药同、畜禽不同药物用量亦不同,疗效亦不相同。2、药量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要根据畜禽患病轻重程度和时间长短及畜禽体况灵活调整和运用。3、药量不是给的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过高过低都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4、防治畜禽疾病,用药不仅要对因对症还要正确把握剂量,才能使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