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水给药:一般用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将药液溶于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是目前最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大面积投药。一般情况可采用:(1)“自由饮用法”,即按24小时2/3需水量加药,自由饮用。饮完后,再供给1/3新鲜饮水。(2)“口渴服药法”即对鸡群停止供水1-2小时后,以全天需水量的1/5加药供饮,令其在1小时内饮完。禁止在流水中给药,以避免药液浓度不均。2、混料给药:将药物均匀拌入饲料,供家禽自由采食。适用于长期用药或非水溶性药物。常用“递加稀释法”,即先将药物加入少量饲料中混匀,再与10倍量饲料混合,依次递加混合,直至与全部饲料混匀。3、气雾给药:是将药物雾化成微滴,家禽通过呼吸道吸入的给药方法。尤其适合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4、带鸡消毒:选用刺激性较小消毒药,在带鸡的鸡舍内对舍顶、壁、地面、用品、鸡体等进行全面的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药量不低于25ml。夏季可每日一次,春秋季节3-5天一次,冬季每周一次。4、疗程一般3-5天,但一些慢性病,如传染性鼻炎,治疗不宜少于7天,以防复发。(三)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饮水量以及药物稳定性和水质。2、给药前适当断水,有利于提高效果;例如多西环素在水中易破坏,应控水2-3小时,然后在2-3小时内饮完。(四)拌料给药要采用逐级稀释法,以免拌料不均,发生中毒。(五)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几天用维持量。磺胺药首次剂量往往要加倍。如马杜霉素正常用量为5ppm,超过6ppm影响食欲,超过7PPM发生中毒。(八)根据药理学特征,决定上市前休药期,以免产生药残。半衰期长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每天的量可一次投给;半衰期长而副作用大的药物,应按推荐的间隔给药,如每天一次或两次。半衰期短的药物,每天必须2-3次给予药或者全天给药。(十)了解商品料中药物添加情况,防止重复用药,增加毒性。(十一)根据不同日龄的生理、生长发育特点及发病规律科学用药。1、产蛋鸡慎用磺胺类、抗球虫、甲砜霉素等影响产蛋和免疫的药。2、禽类缺乏充分的胆碱脂酶储备,对抗胆碱脂酶药非常敏感。3、禽对磺胺药的平均吸收率较其他动物高,故不宜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4、禽类肾小球结构简单,有效过滤面积小,对以原型经肾排泄的药非常敏感。如新霉素、金霉素。5、禽类缺乏味觉,故对苦味药、食盐颗粒等照食不误,易引起中毒。7、禽类无汗腺,用解热镇痛药抗热应激,效果不理想。2、夏季饮水量大,饮水给药时要适当降低浓度;而采食量小,拌料给药时要适当增加浓度。(十三)免疫期间要慎用一些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药等。1、大家畜可个体用药、注射、口服都可以;而鸡等只能群体用药。如杀菌与抑菌药连用可产生拮抗,先用杀菌药,再用抑菌药才不会拮抗。1、用复方药 2、要多药联用 3、除了用主药,还要有辅药。4、既要对症,还要对因。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要用病毒药防止传染扩大,用肾病药解除肾肿,用补液盐缓解脱水,用解热镇痛药退烧,才会达到好的治疗效果。若有继发或混合感染,还要相应用药。(十七)了解临床上的常用药与敏感药,以免盲目用药和无效用药,增加成本和产生抗药性。如鸡发生呼吸道病时,要辅以平喘药、化痰药、止咳药;发生肾传支、法氏囊炎时,要辅以肾肿解毒药,抗脱水药、退烧药,都会取得好的效果。这也是复方制剂比单方好的原因。早用药比晚用药好,如鸡群发生禽流感,早用抗病毒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迟用则效果不好。1、硫酸镁内服致泻,而静注则产生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新霉素内服可治疗细菌性肠炎,而肌注则毒性很大,严重者引起死亡。2、一般来说,对全身感染,注射给药好于口服给药;饮水给药好于拌料给药。3、感染部位不同,用药途径不一样。全身感染注射用药好,肠道感染口服用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