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猪病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其治疗

日期:2021-04-05 14:45:34
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新型高度传染性疫病,该病会影响猪只的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甚至可能会引发猪只的死亡。因而,必须对猪蓝耳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深入研究。


1

发病特点


易感性 各个品种以及各个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猪蓝耳病,其中育肥猪发病时间最早,保育猪以及仔猪患病后临床症状最为严重。该病高发于免疫工作不到位以及饲养管理不善的养殖场。一旦发生,仔猪死亡率可以达到80%,母猪感染后流产以及死胎率可以达到30%。
 
高发季节 猪蓝耳病高发于夏季,高温、拥挤以及通风不良等皆是该病暴发的不利因素。猪只一旦患病往往迅速蔓延,很难对其彻底根除。

1.3 混合感染 猪蓝耳病的发生会导致生猪免疫系统遭到破坏,降低猪只对其他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因而混合感染的概率较高,常常会继发猪瘟、猪肺疫等多种疫病。因而,其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在剖检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疾病有效鉴别。

2

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在患病初期,母猪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甚至拒食。随着病情的发展母猪逐渐出现严重的生殖障碍,其流产以及产死胎概率明显升高,弱仔现象也较为严重。虽然多数母猪6周即可恢复发情,但是其繁育能力以及产奶能力明显减弱,一些母猪甚至会出现肢体麻痹的症状。
 
患病母猪所生产仔猪会相继感染,早产猪往往迅速死亡。仔猪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受阻、咳嗽以及喷嚏不止、耳朵发紫、四肢以及肌肉麻痹、嗜睡等各种症状。一些仔猪还会表现为结膜发红、腹泻不止以及继发肺炎等症状。
公猪蓝耳病患病概率较低,在患病后一般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耳部、尾部以及腹部等多出皮肤呈蓝紫色,关节肿大等。病猪精液质量有所降低,射精量明显减少。

3

病理变化

 
单纯性的猪蓝耳病其主要特征为间质性肺炎,对病死猪剖检,可见其肺部明显萎缩塌陷,其质地坚硬,颜色为灰褐色。病猪心脏、肠道、肾脏以及膀胱等多个部位可见大量出血点,一些病猪淋巴结表现为大理石状的出血。病猪肾小球内存在淤血,大量红色物质聚集于肾小管内。

4

预防措施


慎重引种 为了实现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养殖场需要慎重引种,尽可能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如果确需引种,则需严格落实引种检验制度。在引种之前,需要对待引种地以及引种猪群各种疫病的流行情况仔细调查。在引种过程中,严格检测猪蓝耳病。在种猪引入后,需要对其进行45d以上的隔离观察,并对其进行血清检测,在确保其猪蓝耳病为阴性后才可将其与猪群混群饲养。
 
严格饲养管理 需要从饲养环节强化猪蓝耳病的预防工作,通过饲养环境以及饲养条件的综合管理,实现猪蓝耳病的有效预防。首先,对生产区强化管理以及控制,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的进出,定期对猪舍清洁以及消毒,使猪舍的清洁度得到保障。其次,严格控制猪舍温度,结合季节以及气候变化合理调整猪舍温度。此外,还需定期对猪群进行病原检测,确保及时发现疫病感染源。
 
定期消毒 定期消毒是最为有效的动物疫病预防措施,能够实现生猪疫病发生概率的有效降低。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需要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方案,选择适宜的消毒材料定期清洁并消毒猪舍。此外,还需落实进出人员以及车辆的消毒工作,避免外来人员并病原菌带入养殖场而导致猪群感染。
 
科学免疫 免疫接种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猪蓝耳病预防手段。首先,养殖户需要严格遵循政府相关管理条例,为养殖场制定合理的疾病免疫程序。其次,养殖户需要结合养殖场实际状况为猪群选择优质的蓝耳病疫苗。此外,在免疫工作结束后,还需定期检测猪体抗体水平,确保接种有效性,降低猪蓝耳病发生的概率。

5

治疗方法


当前,猪蓝耳病并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果猪只进食量下降,可为其肌肉注射20mL VB1,1次/d。在出现发热症状后,注射安乃近、地塞米松以及青霉素等各种药物。如果母猪产后无乳,为其注射100mL葡萄糖溶液,1次/d,如果存在其他临床症状,可以将阿莫西林或者青霉素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以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

另外,还可以在每吨饲料中加入2kg荆防败毒散以及2kg 20%的替考米星,连续1周病情即可好转。

作者:董治安/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白庙畜牧站

来源:《兽医导刊》杂志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