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猪病

仔猪肠道菌群发育特点及防控技术

日期:2025-04-27 17:15:05

一、仔猪肠道菌群发育特点

1.早期菌群定植

分娩时肠道菌群开始发育,最初有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

出生后不同时间菌群不断变化,3小时以需氧菌为主,如梭菌、肠杆菌;6小时后出现链球菌、梭菌、乳酸杆菌;2天后多种菌群共存,包括大肠杆菌、弗氏志贺菌等。

2.菌群动态变化

一周龄时好氧菌短暂增加后减少,厌氧菌开始增加。

母猪初乳对2周龄内仔猪体内健康菌群建立有重要影响。

二、仔猪肠道菌群的功能

1.防御功能

抑制有害细菌定植生长,保护肠道免受外来病菌侵害。

猪群肠道内的菌群组成包括有益共生菌、致病菌两种,且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直接决定了仔猪的健康状态,了解仔猪肠道菌群特点及调控方案,有助于提高仔猪健康度和成活率; 

2、仔猪肠道菌群发育特点: ①当仔猪分娩的同时,肠道内的菌群就已开始发育(起初主要为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 

②仔猪出生3小时后,肠道菌群以梭菌、肠杆菌等需氧菌为主;

 ③仔猪出生6小时后,肠道菌群可见链球菌、梭菌、乳酸杆菌;

 ④仔猪出生2天后,肠道菌群可见大肠杆菌、弗氏志贺菌、索氏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嗜酸乳杆菌; 

⑤仔猪肠道内的好氧菌在一周龄时短暂增加,而后减少,厌氧菌开始增加; 

⑥其他:母猪初乳不仅可提供能量和免疫蛋白,还可影响仔猪体内健康菌群的建立(2周龄内);

 3、仔猪肠道菌群的功能: ①抑制排斥有害细菌的定植生长,具有保护仔猪肠道的作用; 

②益生菌可以促进仔猪肠道对母乳的消化吸收、分解毒素,并能合成维生素,满足仔猪的需求;

 ③肠道菌群促进肠道皮细胞的生长、分化,促进肠道免疫系统的生长与稳定; 

4、影响仔猪肠道菌群稳定的因素: ①仔猪断奶:属于最大的应激因素之一,断奶期间,会导致仔猪肠道屏障变得脆弱,致使仔猪消化功能紊乱、生长速度下降、腹泻率增加;

 ②滥用抗生素:哺乳期仔猪若滥用抗生素,会对肠道菌群产生不利影响; 

③日粮饲料配方:仔猪饲用低蛋白日粮,可降低大肠杆菌所致的腹泻率,其他影响因素包括营养素、营养水平和、益生元、合生元、酵母水解物等;其他如果寡糖、甘露寡糖、低聚半乳糖等也可促进益生菌的繁殖,降低肠道的pH值至酸性,促进毒素分解,降低仔猪腹泻率; 

5、提高仔猪菌群健康度的方案: ①选择优质开口教槽料,以提高仔猪肠道的适应能力和发育;

 ②母猪产后当天使用氯化钠500ml+鱼腥草2只+阿莫西林或青链霉素输液1瓶、5%葡萄糖500ml+VC 2只+复合VB 2支+葡萄糖酸钙2支1瓶输液治疗;产后2-3天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或宫炎净;产后4-7天使用长效土霉素(恩诺沙星或头孢),防止产后炎症的发生,保证母乳质量,防止哺乳仔猪拉稀; 

③母猪产前3天饮水添加柠檬酸、电解多维、葡萄糖,提高母乳消化能力,防止仔猪拉稀;

 ④断奶仔猪前3天饲喂粥状料,以提高肠道的消化适应能力,降低腹泻发生率;

6.营养相关功能

促进母乳消化吸收、分解毒素并合成维生素满足仔猪需求。

7.肠道发育与免疫功能

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生长分化,推动肠道免疫系统的生长与稳定。

三、影响仔猪肠道菌群稳定的因素

1.断奶应激

断奶是重大应激源,使肠道屏障脆弱,引发消化功能紊乱、生长迟缓和腹泻率上升等问题。

2.抗生素滥用

哺乳期仔猪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3.日粮因素

低蛋白日粮可降低特定细菌导致的腹泻率,营养素种类(如寡糖等)对益生菌繁殖、肠道pH值调节、毒素分解和腹泻率有影响。

四、提高仔猪菌群健康度的方案

1.饲料选择

优质开口教槽料有助于仔猪肠道适应和发育。

2.母猪产后用药

不同阶段使用不同药物组合进行输液治疗,防止产后炎症,保证母乳质量,减少仔猪拉稀。

3.产前饮水添加物

母猪产前3天饮水添加柠檬酸等物质可提高母乳消化能力,预防仔猪腹泻。

4.断奶期饲喂调整

断奶仔猪前3天饲喂粥状料,增强肠道消化适应能力,降低腹泻发生率。

如果要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实际的养猪生产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

根据仔猪的实际生长情况和母猪的健康状况灵活调整日粮配方和保健措施。

进一步研究不同环境下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以便更精准地进行调控。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