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禽病

一起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日期:2023-07-03 12:29:48

image.png


摘 要:鸡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血清型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各种类型养鸡场均有流行,集约化养殖场可出现暴发,各个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严重降低家禽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该文对一起疑似沙门氏菌病暴发进行了临床资料收集,临床症状为鸡沙门氏菌病常出现的下痢和精神呆立等,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点状坏死灶,小肠充血、出血等。结合该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等流行特点诊断为沙门氏菌病。通过采取硫酸粘杆菌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并结合圈舍消毒和带鸡消毒轮番更替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此次疫情。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员感染所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根据病原体抗原结构的差异将沙门氏菌疾病分为三种,即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禽沙门氏菌在有利条件的生存环境中可存活数年之久,可被酚类、醛类等常用消毒剂杀灭。近年来,蛋鸡养殖业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多表现为持续性及反复性发病,给我国在家禽养殖业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沙门氏菌是直接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重要微生物之一,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则是导致细菌传播的主要媒介,从源头上防控沙门氏菌显得尤为重要。


鸡白痢对雏鸡的成活率影响很大,是造成雏鸡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侵害两周龄内的雏鸡,雏鸡感染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禽伤寒主要感染青年鸡和成年鸡;家禽副伤寒最易感于鸡与火鸡,也可感染各种家畜和家禽等。禽伤寒和副伤寒临床剖解多为肝脏呈现古铜色,伴随灰色坏死灶,出现心包炎和心肌炎等症状。肠管(尤其是小肠)出现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充满大量的黏液,呈急性卡他性出血性肠炎。卵巢呈不规则形状,似煮熟的蛋黄呈干酪样或水泡状。在流行病学上,往往具有成年鸡为慢性或隐性感染、母鸡发病率大于公鸡等特点。本文对云南省某鸡场一起疑似沙门氏菌感染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处置。


1、发病情况

玉溪市某养鸡场2022 年1 月15 日从外地购入180 日龄左右成年产蛋鸡35000 只,饲养两个月后,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和周围养殖小区沙门氏菌疾病肆虐扩散,加之饲料霉变较严重,3 月15日20 多只成鸡出现死亡,以后便陆续出现死亡,且死亡率翻倍。5d 内死亡鸡只超过500 只。


2、临床诊断及处置

2.1 临床症状

雏鸡主要表现白痢,病雏精神沉郁、畏寒,出现扎堆现象(图1a),采食量急剧下滑,翅膀下垂,双眼半闭,排白色稀粪,出现糊肛门现象(图1b),并伴随“叽叽” 尖叫声等。

image.png

图1 雏鸡感染沙门氏菌的表现

成年鸡常见饲料消耗量突然减少、精神萎靡且羽毛松乱、可视皮肤黏膜苍白、鸡冠萎缩等症状。个别患鸡临床症状明显且突然出现死亡,死亡前数小时可见精神嗜睡呆立、垂头闭眼、采食减少且饮水增加、水泄样下痢和肛门周围附着白色粪便等症状。


2.2 剖检变化

90%以上的病死鸡尸体严重消瘦、体表皮肤干瘪且脚杆有严重脱水干裂。雏鸡可见肝脏肿大,表面存在大小分布不一的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点(图2a)。病程后期在病雏心脏(图2b)及肺脏(图2c)等器官上有白色弥漫性坏死结节。

image.png

图2 雏鸡感染沙门菌剖解图

成年病死鸡肝脏呈现古铜色(图3a),有灰色坏死灶,气囊呈现轻微浑浊。肝脏左叶与右叶比较大小不一,肝脏颜色变化较为明显,呈土黄色和红绿色,肝脏表面有分布不一的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斑块(图3c)。肝脏存在明显肿胀发红现象且损伤严重,质地变脆,轻触即可导致破裂。肠管(尤其是小肠)充血、出血,充满大量的黏液(图3b),呈急性卡他性出血性肠炎。部分病死鸡肠管经剖解出现弥漫性斑块状坏死出血,剪开肠壁后可见内部存在大量石灰状的结节,类似于蛋鸡坏死性肠炎。病死鸡的卵巢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图3c),呈不规则形状的干酪物或水泡样变。个别病死鸡经剖解后还伴随严重继发性卵黄性腹膜炎等病症。心脏周围可见心包膜明显增厚且存在少量心包积液现象。多数病死鸡的脾脏器官明显肿大,颜色变暗且存在灰白色点状坏死结节。

image.png

图3 成年鸡感染沙门菌剖解图


2.3 诊断

初步怀疑该鸡群主要死亡原因为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导致的器官坏死,继发卵黄性腹膜炎。


2.4 处置

2.4.1 隔离病鸡,严格消毒

出现患病死鸡时,首先应将病死鸡全部进行深埋处理,并泼洒生石灰进行淹埋,将病鸡排泄的粪便及时清理干净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对病鸡及时设立隔离圈舍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用稀释的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液交叉使用,对圈舍进行每日至少一次的全面消毒,防止病菌扩散和传播。


2.4.2 加强饲养管理

给鸡群饲喂新鲜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合理调节饲养密度。鸡舍内勤通风,但通风也不宜过量,防止冷应激加速病情恶化。每吨饲料中添加多维250g,鸡自由饮水,减少鸡群应激反应,防止鸡群应激导致肝脏损伤加速死亡,提高病鸡的耐病能力,促进鸡群康复。


2.4.3 严格消毒

养殖场内外需构建并落实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每周必须消毒1 次,对于危险系数较高的养殖场应该每周消毒2~3 次以上。在进雏鸡或空圈期间要做好严格的圈舍环境全面消毒,在养殖过程中,要进行圈舍消毒和带鸡消毒轮番更替,每周进行全面消毒1~2 次,在疫苗免疫前后半天时间避开消毒。


2.4.4 药物治疗

在临床中,沙门氏菌十分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条件优越的养殖场可以对鸡群进行药敏实验,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及时减少死亡。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治疗方案有如下两种:①采用施福-80 (硫酸粘杆菌素)与恩诺沙星粉联用的同时加入保肝护肾液,集中饮水3d;②1000 万单位庆大霉素注射液500mL 与10%恩诺沙星注射液40mL 混合均匀,成年产蛋鸡每羽每日0.5mL 羽下或腿下肌肉注射,连用2 日,加入保肝护肾液和多维自由饮水4d。采用上述方法后,隔天已经没有新病例发生,自第3 天开始,病情已经好转,食欲达到正常水平,且粪便也逐渐恢复,整体鸡群精神水平也趋于正常。接下来的一周,除在治疗前期感染严重的病鸡还有陆续死亡外,全群病情死亡情况已得到控制。


3、讨论

处置过程中,我们发现鸡场此次疫情和设施老化、管理落后有直接关系。带菌种鸡产出的污染种蛋孵化出壳后形成感染带菌的雏鸡,特别带菌雏鸡在育雏阶段,如出现育雏舍温度不均匀、通风不良和运输过程不当,造成雏鸡免疫水平和耐病能力低下,就有可能诱发雏鸡发病,且雏鸡发病后的病死率极高,耐过的雏鸡往往成为带菌者,生长成年后产出带菌种蛋,出现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英国农业农村部的一项研究表明,家禽生产中最常见的污染源是饲料,尤其是动物性蛋白,经消化道水平横向传播,即通过被污染带菌或霉变的日粮饲料、饮水和日常用具以及养殖环境侵入消化道感染致病。鸡蛋的储存也是影响鸡蛋感染沙门菌的关键因素。另外,本病也可通过蚊虫、苍蝇、老鼠等常见传播媒介进行机械传播。养殖场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每周通常消毒1 次,对于发病的养殖场应该每周消毒2~3 次。尤其在免疫器具消毒中,如出现消毒不当也会造成交叉感染。对沙门菌的监测是风险评估和有效控制细菌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故养殖场监测管理不规范和卫生条件不达标是加速本病发展和传播的直接诱因。养殖生产过程中,提供合适的光照、温度和通风,减少应激因素,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


针对此次疫情采用的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方案一:投药饮水治疗虽然减少了打针的人工成本费,但药物价值远远高于打针,治愈率不及打针,且本病存在反复性,往往投药控制率在20d 左右即会反复发病一次,大大增加了治疗成本。方案二:打针治疗虽有高昂的人工费,但治愈率高,且反复性在1 个月以上。两种治疗方案作比较,方案二治愈速率大于方案一,且治愈周期更长,疗效显著、控制效果优越。应该注意的是,不应长时间地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治疗,应结合实验室选择高度敏感的药物交替、轮换使用,且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剂量和疗程的合理性,不应过度使用药物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在有效控制此次疫情后,鸡场已着手开展鸡白痢的净化工作,在孵化雏鸡时,严格使用季铵盐消毒剂进行全场喷雾消毒及种蛋的消毒,擦干后再进行孵化。每次孵化时所使用的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甲醛消毒。饲养无鸡白痢感染的雏鸡,加强雏鸡的消毒工作和育雏鸡的饲养管理,选用优质全价饲料原料。在发现鸡群存在感染风险时,杜绝种蛋进入孵化室。


通过本次蛋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采用临床解剖等方法辨别和确诊该病为蛋鸡沙门氏菌感染,采取一定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提示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把好原料关,减少霉变饲料的发生,提高饲料的可利用率,引导养殖户充分认识沙门氏菌疾病具体流行特点和传播方式,在疾病流行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防控,降低鸡群的发病率,减少损失,为养殖户增加养殖收益。


4、小结

沙门氏菌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痢、精神沉郁等,病理变化主要集中于肝脏等器官,主要为点状坏死灶。硫酸粘杆菌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结合圈舍消毒和带鸡消毒轮番更替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国畜禽种业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