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其主要特征是在病畜的口腔、舌面、上下唇内面和蹄部、乳房发生水泡和烂斑。俗称“蹄癀”。本病大小猪均可感染,发病率高,传播快,仔猪死亡率高。传染性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经消化道黏膜及损伤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秋季多发,发病率较高,其特征是在蹄部皮肤和口腔黏膜发生水泡。但并不感染牛、羊,只感染猪。潜伏期一般为2-7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5℃,精神不振,吃食减少或不食,主要表现在蹄冠、蹄叉、蹄踵等处出现红热斑块,不久形成外部透明、内充满淡灰色或微黄色液体、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破后表面出血,形成红色糜烂斑,此时病猪表现为行走困难、跛拐明显、严重的不能站立,蹄部有继发感染时,常引起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病猪鼻盘、齿龈、舌腭和哺乳母猪的乳头也可见到水泡和烂斑。仔猪感染后,很少见到水泡和烂斑,主要发生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达80%以上。水泡病潜伏期3-5天,有的时间更长些。病初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蹄冠、蹄叉、蹄底或副蹄出现一个或几个黄豆至蚕豆大的水泡,水泡内充满淡黄色液体,病猪表现疼痛、跛行,约经l-2天后,水泡破溃露出红色的溃疡面,此时体温下降至正常。以后逐渐破溃的水泡脱落形成斑痕,若无感染,2周左右即可康复,个别病例鼻盘、口腔、舌面和乳头等部位也常发生水泡。处方一、用食醋洗患部后,用熟石膏粉、锅底灰各半,加细盐少许,撒在创面上,每日2次。处方二、冰片、硼砂、黄连、儿茶各10克,共研为末,局部用消毒药水洗涤后撒布本药。处方三、青黛、明矾、黄连、地榆、冰片、黄柏、儿茶各10克,共研为末,局部用消毒药水洗涤后撒布本药。处方四、木焦油1份、凡士林1份,混匀涂擦蹄部创口。处方五、黄柏60克、干姜30克,煎汤待冷后洗伤口,对舌疮烂者有效。处方六、青黛3克,雄黄6克,冰片、枯矾各9克,硼砂15克,研末吹入口内,每日2次。处方七、冰片15克、硼砂15克、芒硝18克,研末撒布创口。处方八、贯众25克、山豆根25克、桔梗20克、赤芍15克、生地15克、花粉15克、大黄20克、荆芥15克、连翘20克、木通15克,共研为细末,开水冲泡或煎汁后加蜂蜜100克,灌服,每日l剂。处方九、双花50克、土大黄50克、山豆根50克、蝉蜕30克,水煎灌服,每日1剂。处方十、贯众、山豆根各16克,桔梗、大黄、连翘各13克,甘草、赤芍、生地、花粉、荆芥、木通各10克,共研细末,加蜂蜜120克、绿豆粉31克,开水冲,候温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