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猪病

非洲猪瘟疫情下的种猪安全驱虫

日期:2022-05-11 17:18:47
摘要:非洲猪瘟是什么样的疾病、是如何传播的、危害及如何防控、我们该怎样看待它?在非洲猪瘟疫情条件下种猪繁殖性能更显得尤为重要,种猪驱虫应该注重哪些要点?如何选择驱虫药物?本文就以上的问题进行阐述。

生猪养殖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甚至国计民生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猪的疾病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细菌类疾病、病毒类疾病、寄生虫类疾病与其他内、外及产科类等类四大类疾病,寄生虫防控无疑是养猪业及其他养殖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非洲猪瘟疫情下对种猪及其繁殖性能又有了新的考验和需求,所以在此前提下对种猪的驱虫也有了新的变化。下面就非洲猪瘟及其疫情下的驱虫新变化和新需求进行阐述:
1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所引发的一种对猪具有严重危害的烈性传染疫病,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双股DNA虫媒病毒,它最早于1921年被乌干达政府兽医学顾问R. Eustace Montgomery发现于非洲的肯尼亚地区且症状与猪瘟非常接近,因此后来被命名为“非洲猪瘟”。
1.1 非洲猪瘟病毒
ASFV是一个复杂的二十面体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浆中进行复制。ASFV不能诱导中和抗体,因此没有对血清型进行分类,但基于p72基因的部分核酸序列分析的基因型分型,已经明确有22种基因型,且均是在非洲发现的。
ASFV抗酸抗碱范围广,可反复冻融,在未加工的猪肉中可存活数周,在pH4~10的溶液中比较稳定,在5℃的血清中可存活6年之久,但在其他pH值范围内且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会立刻失活。60℃加热30min或56℃加热70min ASFV能被灭活,许多溶剂也能通过溶解囊膜使病毒失活,但ASFV能抵抗蛋白酶和核酸酶的降解。ASF虽可在不同物种的细胞中存活,但只在猪体内进行快速复制[3]。根据病程情况ASF疾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型,死亡率因感染猪病毒的致病力0%~100%不等。
1.2 非洲猪瘟的传播
非洲猪瘟从被发现到现在,在全球历经近百年的传播,从非洲传播到全球按时间及流行地域大约经历了六次大规模暴发:
1)非洲大暴发,即1921年非洲猪瘟在东非肯尼亚发现后并蔓延至非洲东部和南部的七个国家,随后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广泛传播,当时更多的认为是地方性疾病或散发性疾病;1950年传至西非,1957年首次传出非洲而到达欧洲的葡萄牙,随后几乎被灭绝。
2)西欧大暴发,即1960年在欧洲西南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境内的大流行,并于1964年到达法国。
3)美洲大暴发,即1971年由西欧传入北美古巴后在美洲的大部分国家陆续暴发疫情,如1978年在北美的古巴和多米尼加、南美的巴西发生,1979年又在北美的海地发生,随后被彻底根除。
4)西欧与大洋洲大暴发,在欧洲西部的比利时(1985)与荷兰(1986)暴发,且在1986年的新西兰也发生该病的流行。葡萄牙(1993)和西班牙(1995)依据严格的消灭传染病程序(肌注扑灭净化措施),成功彻底根除了该病。
5)东欧大暴发,即2007—2008年,2007年传入东欧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联邦,其中在格鲁吉亚的61个地区有56个地区暴发了该病,2008年10月俄罗斯5个行政区域中共有21次暴发非洲猪瘟的官方报告,2017年传播至俄罗斯远东地区。
6)亚洲大暴发,2018年从俄罗斯或欧洲地区传播至中国并迅速蔓延,2018年全球共有22个国家报告发生6,200多起疫情。2019年蒙古、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朝鲜、菲律宾、东帝汶、韩国均有疫情发生。
非洲猪瘟疫情仍在全球多国肆虐,对全球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虽然已经有部分国家宣布疫苗已经进入验证期,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商业化的疫苗问世。各国对非洲猪瘟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仍然在进行之中,仅就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就众说纷纭。
1.3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有受感染的家猪、野猪、软蜱,以及病死猪的血液、组织、分泌物、排泄物。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人员、车辆、工具间接传播或通过软蜱叮咬后间接传播。蜱是最有可能、也是最早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状态下从野猪或疣猪传染给家猪的途径[3],之后的传播可能已经与蜱关系不大了,除非流行区域内的软蜱已经吸食过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血,这时的软蜱既是传播者也是病毒的保存者。有学者认为生猪及其产品异地调运、餐厨剩余物喂猪和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分别占比16.3%、42.9%和40.8%。餐厨剩余物喂猪和车辆人员携带病毒传播占传播途径的大部分。
纵观非洲猪瘟病毒在全球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三类传播:①跨洲际的超远距离传播,传播方式主要是生猪及猪肉等产品;②州内或国内远距离传播,传播方式主要是人员及车辆携带病毒传播;③局部区域内近距离传播,传播方式也最为复杂,可能既有生猪及猪肉产品,也有人员及车辆带毒,而且餐厨剩余物喂猪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比如非洲猪瘟病毒传入中国就与2018年俄罗斯举行的第21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赛事有直接关联,中国观众(辽宁沈阳)亲临现场并携带猪肉产品回国绝对是最可能的途径(2018年8月3日沈阳地区首例“非瘟”疫情)。而早在2009年刘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估疫区国家冷冻猪肉传入非洲猪瘟的风险,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传入非洲猪瘟的概率与疫区非洲猪瘟流行率、每个养殖场屠宰猪的数量、宰前宰后抽检样品的数量高度相关。如从疫区国家(俄罗斯)进口100t的猪肉制品,其传入ASFV的风险概率平均为0.1996,风险等级为“高”,为不可接受的风险。
1.4 非洲猪瘟的危害及防控
非洲猪瘟病毒的易感动物有家猪、野猪、疣猪,各种品种、日龄及性别猪均易感,中大猪和母猪先发病死亡,表现的症状也较典型,死亡率100%。非洲猪瘟目前仍在我国、非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流行,破坏当地的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西班牙政府为扑灭ASF的项目(1985—1995年)花费了近1亿美元。
2014—2015年,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暴发非洲猪瘟期间,猪肉和猪肉产品的出口价值减少了9.61亿美元。罗马尼亚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年多来,造成数亿到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14 —2017年,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已有近80万头猪死亡或被销毁,按照每头猪135美元(根据俄罗斯农业部官方统计数据,并按照当时汇率进行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约1亿美元。
菲律宾2020年5月10日签署总统令,杜特尔特在文件中称,“鉴于非洲猪瘟暴发,特此宣布菲律宾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从即日起为期一年,除非在情况需要时提前解除或延长。”报道称,菲律宾于2019年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目前已经蔓延至该国的12个地区、46个省。尽管政府采取了措施,但仍在报告新病例。非洲猪瘟导致菲律宾减产约300万头猪,损失超过1,000亿比索(约合人民币134亿元),这也导致菲国内猪肉价格不断攀升。
据英国《卫报》2020年6月18日报道,西非国家尼日利亚最近暴发了严重的非洲猪瘟(ASF),据该国农户估计,已经有近百万头猪因此被扑杀。农场主们估计,尼日利亚的养猪业已经损失了200亿奈拉(约合人民币3.52亿元),超过2万人即将失业。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8月7日报道,全球非洲猪瘟报告:亚洲673万头猪死亡,占全球损失总量82%。
“据推算国内非洲猪瘟的直接损失有1万亿”,2019年9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在一个猪业论坛上表示,“这还不算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2021年3月2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回答记者提问中显示:我国2018年8月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当年发生99起,扑杀生猪80万头。2019年,发生非洲猪瘟63起,扑杀39万头。2020年,全国共报告发生19起非洲猪瘟疫情,累计扑杀生猪1.4万头,和前几年比大幅度下降,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损失影响降低。
目前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可用,没有兽药可以治疗,只能依赖于早期检测、及时发现及扑杀。对于养猪者及生猪来说,最好的措施就是在做好消毒防疫的前提下减少接触,尽量避免与外界环境接触,降低交叉传入的风险。
1.5 怎样看待和对待非洲猪瘟
ASFV作为一个物种虽然最早发现于1921年,但可能早已经存在,只是到1992年才进化到能够使家猪发病的程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延续病毒还会进行进化与变异。任何试图或妄想消灭一个物种的想法及做法都是不现实、不科学的,ASFV将与我们长期共存,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病毒的基础研究工作,无论将来的疫苗还是药物都只是尽可能地抑制或阻止病毒以减少其对养猪业的威胁与损害。
2 种猪在非瘟疫情条件下的驱虫要求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养猪量和猪肉消费量最多的国家,非瘟疫情在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损失的同时也给我国的养猪业及时敲响了警钟!更给我们的养猪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我们不但要保证种猪无ASFV,还要充分保证种猪的繁殖性能。关于如何建立及保证无ASFV种猪——如何保证种猪免受ASFV的威胁,相信现在的大多数养猪从业者都已经有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里着重从寄生虫控制方面阐述如何充分保证种猪的繁殖性能。
2.1 种猪繁殖性能在生猪恢复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猪驱虫的前提是有猪,而ASF恰恰是一种死亡率100%的烈性传染病,恢复生产是ASF疫情之中及之后的迫切需求,疫情条件下姑且不论从外面引进生猪的风险,实际上在ASF疫情影响下的大环境也根本不现实——其他区域也缺猪,ASF来临后全国的生猪存栏量几乎骤减近50%,甚至更多,所以提高或保证本地健康种猪的繁殖性能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公猪和母猪两方面内容,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说的就是种猪品种及其重要性。优良的种猪是生猪生产发展的基础,也是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ASF疫情条件下恢复养猪业的关键。
猪的产仔数是养猪生产最重要的繁殖性状,也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猪产仔数仅为0.1左右的遗传力也是由许多基因或数量性状基因座控制,同时受品种、胎次、公猪精液品质、配种时间、配种方式、母体效应、环境条件、营养、饲养管理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在影响种猪生产效率的许多成分之中,种猪的遗传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测算只要将产仔数提高1头/胎,仅英国养猪业每年可多获纯利7亿英镑,整个欧共体则可多获纯利20亿欧元。尽管目前中国工厂化养猪的水平很低,但母猪产仔数每胎提高1头也将为中国养猪业每年创造190亿元的纯利。
产仔数是由排卵数、配种技术、公猪精液品质、母猪营养状况、激素分泌水平、子宫环境等多种因素决定,对于同一猪种,不同胎次和季节也会影响到产仔数和死仔率,而药物的使用——尤其是药物的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母猪的产仔数,驱虫药物的使用也同样如此。
2.2 非瘟疫情下的种猪驱虫要求
ASF疫情条件下的种猪的用药均要尽可能兼顾到种猪的繁殖性能,即尽可能的不要损害或伤害种猪的繁殖性能,而ASF疫情下的种猪都是生活在严格消毒、几乎密闭的环境下,所以种猪在此条件下的寄生虫仅有线虫、血液原虫及体外节肢动物——因为这些寄生虫大多为土源性或飞虫传播的,这些都不是现有防控手段能隔绝的。由于种猪的生产周期长,所以猪只的体表寄生虫,尤其是体外节肢动物(疥螨等)对种猪的危害更为突出,体表寄生虫控制的好坏也是能让人直观评价寄生虫控制效果的指标!目前针对体内线虫和体外节肢动物均有效的为阿维菌素类药物,这一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莫西菌素、多拉菌素、塞拉菌素等,而其中最为经济、高效的就是伊维菌素制剂。
伊维菌素单方制剂(靶动物):片剂(羊和猪)、注射液(牛羊猪)、浇泼剂(非生育年龄雌性奶牛及非食用小牛)、顿服剂(绵羊)和预混剂(猪);伊维菌素复方制剂(靶动物):硝氯酚伊维菌素片(牛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片(牛羊)、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片(牛羊猪)、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猪)、伊维菌素氧阿苯达唑粉(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猪)。由以上数据可见,能用于猪驱虫的伊维菌素制剂分别有:单方的片剂、注射液和预混剂;复方的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片、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和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
在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无论是芬苯达唑还是阿苯达唑在兽药手册内的描述几乎都是用于线虫描述,仅阿苯达唑“对蛭状巨吻棘头虫效果不稳定;对布氏姜片吸虫、克氏伪裸头绦虫、细茎囊尾蚴无效”,而阿苯达唑在兽药手册[15]中均明确标明“由于动物试验证明阿苯达唑具胚毒及致畸影响。因此,牛、羊在妊娠45d内,猪在妊娠30d内禁用本品。其他动物在妊娠期内,亦不宜应用本品。”在兽药手册[16]中也明确标明“禁用于肝功能衰竭患畜、孕畜及泌乳奶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考虑伊维菌素口服时的生物利用度(仅为注射的41%,其中绝大部分被胃液中的酸性溶液所破坏降解),目前国标复方制剂(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中的伊维菌素含量都是不足的,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反映了为何使用伊维菌素复方制剂对中等程度以上的体表寄生虫驱虫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所以对于ASF疫情条件下种猪驱虫产品用单方制剂才是最安全、明智的选择。
2.3 ASF疫情条件下理想的猪用驱虫产品选择
伊维菌素单方制剂有注射液和预混剂两种,其中注射液由于伊维菌素本身及制剂工艺的原因要求皮下注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和应激的,即便使用多拉菌素注射液可以肌、内注射也还是有应激的问题;伊维菌素预混剂根本不存在操作难度和应激的问题,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最主要的是效果显著。
伊维菌素预混剂(害获灭,0.6%伊维菌素预混剂)诞生于1981年,之前是梅里亚的产品,梅里亚被勃林格收购以后成为勃林格的产品。害获灭的主要成分是伊维菌素,伊维菌素是将阿维菌素经过纯化和氢化后得到的杀虫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的药物。害获灭是内外双效驱虫药,具有广谱性,可以有效控制猪体14个阶段的寄生虫,对其中多种寄生虫具有100%的杀灭效果,目前仍是非常有效的体内外双效驱虫药,荣获2017年中国生猪业产品榜最具影响力驱虫产品奖项。
中国国内的0.6%伊维菌素预混剂产品分为2000年前的低端复配阶段和2018年后的齐头并进阶段,这个分界点或分界阶段要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说起,中国在2009年进入加入WTO的最后阶段,而WTO成员国之间是不可以有知识产权侵犯的,所以中国政府在2000年左右将国内所有涉及世界知识产权且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的产品批准文号统一进行注销(0.6%伊维菌素预混剂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批准中国为其正式成员,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农业部令2015 年第4号发布了《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自2016年5月1日起在药品注册方面开始实施比对试验管理办法,允许申请注册仿制药。中农华威凭借对伊维菌素类制剂近20年的研发与应用经验,通过4年的系统性研究在2018年4月4日成为首家在国内通过注册申请,获得了0.6%伊维菌素预混剂生产文号的企业。伊力佳(0.6%伊维菌素预混剂)的诞生代表着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兽药固体制剂工艺水平已经栖身国际先进行列,中农华威的固体药物水平已经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在新兽药竞争之后的制剂技术领域中农华威已经率先迈出了一步。
0.6%伊维菌素预混剂是在充分考虑伊维菌素通过口服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的前提下再对伊维菌素进行了特殊处理,具有非常强的耐酸碱性(饲料在猪胃pH值2.5左右的环境下至少滞留3h)和耐氧化性、在动物体内具有超强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率,所以0.6%伊维菌素预混剂具有非常卓越的驱虫效果,拌料连用7d不但可将体内线虫和体表寄生虫彻底驱净,而且效果至少可维持35d,从安全性和效果上都是种猪最理想的驱虫产品,尤其在ASF疫情条件下可以说是驱虫的不二选择。
3 结语
在非瘟疫情,尤其是在大多数散户无法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及措施条件下,生猪的存栏及出栏数量就不可能快速恢复甚至超过非瘟疫情前水平,所以“剩者为王”的“金猪”状态还将继续延续,在此前提下广大养猪朋友更要进行深度思考和考量,种猪驱虫产品到底该如何选择。
参考文献:略
作者:孙哲/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4月刊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