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积极向好发展离不开动物疫病的监测,动物疫病的监测是制定动物疫病防控及疫病净化方案的基础,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兽医实验室的资金投入以提升兽医实验室的监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现在许多县级兽医实验室不再局限于开展血清学实验,还可开展许多病原学的检测。随着病原学方面的检测工作推进,采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采样部位不合适、样品被污染或样品保存不恰当等,直接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本文从常见动物疫病及监测采样要求入手,阐述常见动物疫病监测采样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动物疫病监测的采样要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采样工作直接影响动物疫病的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决策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基层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采样不规范、采样流程没有无菌操作、采样部位不合适、样品保存与运输不恰当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虽然各地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但在复杂的动物疫病形势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现阶段的首要目标。样品溶血现象很普遍,采血工作大多由村级防疫员完成,由于各种原因,溶血现象或多或少均存在,但如果大部分血样均溶血,导致样品质量不合格。产生溶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抽血速度过快,血液快速通过采血针头时容易导致红细胞破裂;二是在冬天采血时,圈舍与室外温差大,采血后立即将血液放置在室外,快速冷却也容易造成红细胞破裂;三是在血样受到剧裂震荡导致溶血;四是注射器或采血器已被污染。五是采血操作不当,反复穿刺导致血肿,收集到的血液为血肿部分的血液。六是血液的保存和运输不合理,全血样品储存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溶血。样品被污染的情况通常是由于未进行无菌操作导致的,在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或病毒分离鉴定时,如果样品被污染可能导致实验室检测结果不准确。而对于免疫抗体的检测影响不大。在动物疫病诊断时常常遇到畜禽死亡很久后才采集组织病料的情况,这样的组织病料对于细菌分离鉴定和病理切片是没有价值的,例如畜禽死亡后一段时间,肠道细菌或某一器官感染的细菌会扩散至全身,因此分离到的细菌不一定是导致死亡的病原菌,不新鲜的组织病料做细菌分离会干扰诊断。根据各种病原菌及病毒对组织嗜性的不同,以及发病的临床经过和畜禽的特点,不同的疾病诊断时,采用的样品类型是不同的,例如在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时,通常采用血清样品;在进行健康活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时,采取的是气管-泄殖腔双棉拭子。再如牛口蹄疫病原学的监测时,如果有临床症状,出现水泡,可以采水泡液或水泡皮,如果是健康牛群,可以采集O-P液。如果样品类型或采样部位不正确,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样品数量过少或单个样品量不足是常见的问题,在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或疫病诊断时,采集的畜禽样品数量应达到一定比例,例如存栏的10%以上,有的疾病筛查甚至要求达到100%,如果样品数量过少,监测结果只能代表少数,不能代表整个群体。另一个方面是单个样品量不足,在进行疫病监测时,一份血样通常需要做多个疫病的检测,例如一份鸡的血清样品,可能需要同时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H7亚型及新城疫免疫抗体的检测,如果血清过少,将不能完成所有检测。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在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时常发现,某动物群体的免疫抗体要么全部合格,要么全部不合格,病原学检测时发现某动物群体要么全部是阴性,要么全部阳性。通过调查、重新检测及核实后,发现原因是村防疫员在采样时将1个动物的血样分为几份甚至几十份。这种样品不真实的情况时有发生。采样记录很重要,详细的记录有利于问题追溯和流行病学调查。但基层防疫员在采样后往往未填写详细的采样记录。通常采用血清样品进行免疫抗体检测。血清样品的采集比较简单,采集畜禽全血,不需要添加任何抗凝剂,静置凝固后析出的即为血清,可使用离心机进行分离。血清样品的采样要求为不溶血、无污染、血清量足够,血清可放置于4℃短时间冷藏或-20℃长期冷冻保存。并做好采样记录,将采样登记表随样品保存及运输。病原学检测样品类型较多,其采样要求及技术较为复杂。样品采集要求无污染、采样部位及样品类型合理。例如禽咽喉-泄殖腔双棉拭子,通常用于检测健康活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采样时需要将一根灭菌的棉拭子伸入气管,轻柔旋转擦拭,另一根棉拭子插入泄殖腔(深约2~5 cm)轻柔旋转以粘取粪便及黏膜组织。将两支棉拭子放入同一离心管中,离心管中可提前放入含抗生素的缓冲液。再如牛羊O-P液的采集,主要用于口蹄疫的检测,采样要求无污染,根据家畜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探杯,在采样前对探杯进行消毒后再用温水进行清洗,每采一头家畜后均需要重复消毒和清洗步骤,取出6mL左右O-P液放入含有缓冲液或细胞培养液的的离心管中冷藏运输。
采样是开展实验室检测,了解畜禽免疫情况及疫病形势的重要基础,应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可行性及代表性。采样的数量还应满足生物统计的意义。根据检验目的和不同的动物疫病,所采的样品类型有所差异,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同时还要避免污染,例如在采集组织样品时,应先取心肝肺等实质器官,再取消化道组织可避免交叉污染。而在采集牛、羊O-P液时应提前对家畜采取禁食5小时h。另外还应根据血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血方法。在基层常常出现养殖场、养殖户不配合采样工作导致采样难的情况[3],我们开展动物防疫的工作人员应积极向养殖场、养殖户宣传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性,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采取强制措施。
在完成采样的技术操作外,采样记录也是采样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项,这是追溯样品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依据。采样记录应含有相关的完整信息,尽量详细,例如养殖名称、地址、畜禽种类、免疫情况、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采样的编号和名称等,有畜禽死亡的还应记录临床症状、用药情况、饲养情况、发病及死亡情况。采集的样品应按照要求保存和运输,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在进行人兽共患病的监测采样时应注意做好个人的生物安全防护,例如穿好防护服、手套、鞋套及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