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猪病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日期:2022-03-04 15:02:22

摘要:


猪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存在于全球许多国家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中。从动物宿主传播给人是人类感染的源头,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非常罕见。尽管猪布鲁氏杆菌病给家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预防人类感染是该病防控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尽管布鲁氏杆菌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各不相同,但在欧洲以外的地区,猪布鲁氏杆菌病主要是有猪布鲁氏杆菌生物1型和生物3型引起的。在全球许多地方,野生或野生猪群是重要的宿主,如其他布鲁氏杆菌属的菌株相同其在自然宿主中猪布鲁氏杆菌已发展出在细胞环境中生存和逃避宿主免疫防御的机制。当前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局限在需要杂群体水平上评估,而不是用于个体动物。尽管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可行,但是有效的生物安全控制和预防免疫计划是控制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最有效控制方式。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属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特别是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受该病的影响极大。尽管在一些发达国家动物布鲁氏杆菌病已得到控制,在近年来该病再度出现,如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德国、芬兰、比利时等。

猪在全球畜牧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为全球提供动物蛋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猪肉是消费量最大的陆生动物肉类,占世界肉类摄入量的36% 以上,并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稳定的生长。而猪布鲁氏杆菌病是影响全世界猪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全球,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生猪生产通常处于较低生物安全水平的环境中。除猪布鲁氏杆菌外,还有12种布鲁氏杆菌,如羊布鲁氏杆菌、犬布鲁氏杆菌和流产布鲁氏杆菌等。在这些物种中,绝大多数布鲁氏杆菌具有宿主特异性。有报道猪可以感染除猪布鲁氏杆菌以外的不同类型的布鲁氏杆菌,但猪布鲁氏杆菌是导致猪布鲁氏杆菌病的罪魁祸首。

猪布鲁氏杆菌又分为生物15型共5个生物变种。其中,猪布鲁氏杆菌变种1型、2型和3型可引起猪、牛、羊,甚至人类的布鲁氏杆菌病。虽然相比于羊布鲁式杆菌和流产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的临床症状和危害性更低,但猪布鲁氏杆菌引起的猪布鲁氏杆菌病经常会引起不易发现的慢性感染。

猪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可使得周围的牲畜和其他动物感染增加猪布鲁氏杆菌流行范围。大多数人类感染猪布鲁氏杆菌是由猪布鲁氏杆菌1型和3型引起的,感染者主要为直接接触患病猪的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屠宰场工人、养殖人员和兽医。目前猪布鲁氏杆菌主要通过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由于猪布鲁氏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在流行猪布鲁氏杆菌病的地区频繁出现,给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治疗造成了困难,因此,应更加关注猪布鲁氏杆菌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感染情况。
图片

1

猪布鲁氏杆菌的流行情况


猪布鲁氏杆菌的最早报道见于1914 年,首次从印第安纳州的流产猪胎儿内分离出来,1916 年从猪胎儿中获得分离物证明其中的细菌具有致病性。由于微生物学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最初的分离株被误认为是流产布鲁氏杆菌,直到1929 年才被认为是单独的布鲁氏杆菌属。许多国家的研究数据表明,猪布鲁氏杆菌在牲畜群和野生动物群体中广泛存在。尽管在各国制定的猪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下降低了该病在家猪中的流行率,但在美国预计有600万野猪群体中猪布鲁氏杆菌的高流行率仍然存在。美国野猪的猪布鲁氏杆菌血清阳性率约为18%~53%。美国野猪中猪布鲁氏杆菌1型和3型的高流行率导致疾病的频繁传播,不仅是在家猪群体中,还影响了牛养殖。澳大利亚也报告存在类似的问题,经常报道野猪感染猪布鲁氏杆菌,并记录有多次野猪到牛的传播事件。
 
欧洲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欧洲大陆,生物3型猪布鲁氏杆菌仅在克罗地亚报道过。从欧洲猪中分离猪布鲁氏杆菌生物1型的报告极少。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猪布鲁氏杆菌主要是以欧亚野猪和欧珠褐兔为宿主的猪布鲁氏杆菌2型传播应以的。欧亚野猪的猪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率很高,在欧洲大陆约为8%~32%。在某些国家,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受到宗教和文化差异所影响,这些差异影响猪肉的消费。数据显示,在中美和南美洲部分国家分离的猪布鲁氏杆菌主要为生物1型,一些南美国家的猪布鲁氏杆菌病与野猪传播该病有重要关系。猪布鲁氏杆菌在中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流行,尤其是中国受猪布鲁氏杆菌病影响极大。中国的猪生产水平和猪肉产量在世界猪产业中占据极大份额,猪布鲁氏杆菌在中国主要以零星的情况暴发,但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印度、土耳其同样受猪布鲁氏杆菌病的影响极大。东南亚其他地区流行病学数据有限,但仍有许多地区发生猪布鲁氏杆菌病,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非洲的猪群数量相对比较少,流行病学数据有限,但已从埃及和津巴布韦的牛中分离到猪布鲁氏杆菌生物1型。猪布鲁氏杆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广泛存在,但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数量较少。
 

2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


由猪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猪布鲁氏杆菌病与其他反刍动物的布鲁氏杆菌病的特征有显著不同,差异表现在菌血症的延长、病传播能力及粘膜表面或尿液中细菌的长时间脱落。与反刍动物不同,公猪和未怀孕的母猪在猪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中起促进作用。由于猪布鲁氏杆菌的传播需要直接或密切接触,因此环境中猪布鲁氏杆菌持续存在被认为具有较低的流行病学重要性。母猪流产与猪布鲁氏杆菌病有关,但并非是该病的特有病症,应与其他传染病进行区别。由猪布鲁氏杆菌感染的母猪产下的仔猪死亡率会增加。在感染猪布鲁氏杆菌的猪性成熟前,临床症状很少见,通常仅表现关节肿胀和跛行,而部分猪会出现后肢麻痹、脊柱炎和各器官脓肿。性成熟后感染病程更长,公猪与母猪相比慢性影响更大。在公猪中猪布鲁氏杆菌通常位于附睾或睾丸中,随后从精液中脱落。睾丸炎和附睾炎在临床观察中可能不常见,但可以观察到睾丸肥大或脓肿。感染的公猪可能会出现性欲降低和生殖能力降低。公猪感染后可持续发病34年,并且在与母猪交配后可观察到母猪产仔率和每窝猪的数量减少。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感染猪布鲁氏杆菌的猪在肉眼观察是不会表现出临床疾病。

3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


猪布鲁氏杆菌的分离仍是诊断猪布鲁氏杆菌病的金标准。但是,猪布鲁氏杆菌在体外培养生长缓慢、慢性感染猪细菌分离率低、微生物检测成本高,使得在许多情况下细菌分离诊断是不现实的。由于上述原因,血清学检测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猪布鲁氏杆菌的诊断方法。常用于猪布鲁氏杆菌诊断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也可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 或荧光定量PCR 进行布病的诊断。

4

猪布鲁氏杆菌的防控


目前尚未有对猪布鲁氏杆菌具有完全保护能力的商品化疫苗。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家猪的猪布鲁氏杆菌病得到基本的控制,但在野猪或其他野生动物宿主中猪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率要高得多,因此许多养殖场更加重视通过圈养来降低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感染风险。
 
尽管有效的疫苗是猪布鲁氏杆菌病防治中的重要工具,但仅靠疫苗不足以根除猪群中的猪布鲁氏杆菌,需要将疫苗接种与其他的防控方法,如监测淘汰、降低养殖密度等相结合,才有可能达到消灭该病的目标。此外,政府部门对猪布鲁氏杆菌病的相关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科普宣传工作在猪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监测和淘汰策略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许多研究评估了抗生素治疗控制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效果。总的来说,虽然在用药后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率有所下降,但治疗成本和一些治疗动物持续感染需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限制了该方法的适用情况。

5

结语


猪群中猪布鲁氏杆菌病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发达国家中,猪布鲁氏杆菌在野猪中较为常见,因此应对野生动物中猪布鲁氏杆菌进行长期监测,并在牲畜与野生动物之间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以减少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接触机会。在存在猪布鲁氏杆菌病的国家应重视猪布鲁氏杆菌病传播的有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控制该病奠定基础。猪布鲁氏杆菌病的高度流行会对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因此关注相关猪养殖常的动物福利至关重要,控制好养殖密度节能在减少猪布鲁氏杆菌病在猪群中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猪布鲁氏杆菌病仍是世界范围内人畜共患感染的重要疾病之一,虽然在不同的地区感染风险存在差异。目前,需要对现有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改良优化,因为现有的诊断方法更适合在动物群体检测中使用,而不是在动物个体水平上。此外,还需要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猪布鲁氏杆菌,这在猪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尽管并非在素有情况下都可行,但通过生物安全控制群体中患猪布鲁氏杆菌病的动物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式。使用抗生素治疗猪布鲁氏杆菌病是目前主要方法,但由于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等原因仅依靠抗生素防控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效果欠佳。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猪布鲁氏杆菌的发病率和地理范围将会继续扩大。猪布鲁氏杆菌的感染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许多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解释,正是由于对猪布鲁氏杆菌的了解以及流行情况仍存在部分亟需解决的问题使得该病的防控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猪布鲁氏杆菌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之一。

作者:蒲磊 /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望关镇畜牧兽医站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