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由病毒、细菌及不良的饲养管理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0℃左右),四肢末端、耳尖发绀,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1、 PRDC与呼吸道的组织结构及其防御性密切相关猪的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下呼吸道(支气管、细支气管等各级气管),几乎都是由软骨作支架,其结构既能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又可影响进入气体的速度,有利于尘埃颗粒沉着于气管上皮黏膜;呼吸道黏膜中含丰富的血管和黏液腺,有利于吸入气体的湿润及温度的提高,黏液腺分泌出的黏液对吸入气体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然后借助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向喉的方向移动而咳出。支气管黏液含有有溶菌酶,铁蛋白、溶解素等生化物质,具有较强的杀菌性质,这些生化物质能导致吸入呼吸道的微生物生化性失调而失去感染力。在病原微生物和其它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呼吸道的免疫防御系统会受到干扰,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呼吸疾病的发生和扩散。如猪蓝耳病病毒破坏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猪伪狂犬病病毒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猪肺炎支原体破坏及麻醉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猪流感病毒也能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从而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病猪发热和厌食也会影响机体免疫力。病毒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等。包括巴氏杆菌引起的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如果在一个猪场中,发生和流行原发性感染疾病,同时又合并发生或继发感染,即可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极高的死亡率。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管理因素,如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批次(日龄)的混群,不同来源的猪只饲养在一起,不良的饲养方式,猪舍昼夜温度变化过大,加之猪群因营养水平和霉菌毒素造成免疫力低下等,都可引起猪场PRDC的暴发和流行本病临床多爆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育成猪。发病率在25%-60%,发病猪的死亡率为20%-9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冬季猪场,特别是北方的猪场,由于猪舍密封性不佳,往往会将窗户及风机出口用塑料薄膜完全封闭,如果一心只想到猪舍保温,忽视猪舍通风的必要性,会造成猪舍内有害气体蓄积,长期生活在通风不良环境中的猪只,会降低粘膜免疫抵抗力,从而易感染一些致病性细菌。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接近于无,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猪只急性发病时体温升高,会发生突然死亡。绝大部分猪可由急性变为慢性,病猪生长缓慢,逐渐消瘦,僵猪比例升高。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猪在药物的辅助下逐渐康复,死亡率较低,临床症状在不同猪场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6~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甚至有花斑样病变,个别肺见到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病猪有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少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梢部位紫色。如何控制和降低PRDC的危害,减少PRDC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当前养猪业疾病控制面临的主要难题。特别是在提倡饲料禁抗的今天,显得意义特别重大。1、完善以卫生消毒工作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将卫生消毒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原料质量,防止原料被霉菌污染。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完善,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率。2、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和良好的饲养管理,避免将不同批次的猪混养在一起,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好断奶后仔猪的保温工作(28℃),保持最低通风量,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蓝耳病阳性场始终要把预防断奶后仔猪发生副猪当作头等大事来抓。3、做好猪瘟、伪狂犬病、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可以使用灭活疫苗。因猪肺炎支原体是重要的导火线,可在仔猪1周龄和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1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4、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发生PRDC的猪场,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佳,因此建议使用敏感药物组合进行预防,断奶仔猪29日龄起可以使用支原净(100ppm)+氟苯尼考(200ppm),连续使用14天。如果育肥阶段存在PRDC,分别在13和17周龄再加强使用一周,对PRDC有很好的预防效果。5、及时淘汰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和僵猪,防止疫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