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螺旋体病是由鸡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不仅能够导致鸡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萎靡等症状,还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因此,本文主要从鸡螺旋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对鸡螺旋体病进行综述,期望鸡螺旋体病的防治提供兽医学参考。 鸡螺旋体病的病原体为疏螺旋体。患病鸡血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时, 可见疏螺旋体一边呈现明显的回转,呈现直线的运动。血液涂抹标本的本菌,通过姬姆萨染色,易被氨苯色素着染,在末梢血液内可见到大的菌块。一般用感染血液,给雏鸡血管内、肌肉或皮下接种,容易人工感染成功,死亡率以血管内感染最高,其次为肌肉和皮下接种,经口、鼻及直肠等途径感染困难。虽然各不同日龄鸡都有感染性,但幼小鸡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成鸡多数能自然恢复。本病一般发生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在我国的云南、新疆及河南有发生本病的报道。本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媒介昆虫波斯锐缘蜱的刺螯传播。其次,该病也可通过皮肤伤口和消化道在禽类间进行传播。且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但幼鸡易感较高,发病率为15% ~100%。老龄鸡有较强的抵抗力,感染后常可自然康复,幼鸡的病死率较高。此外,除鸡之外,还可见到鹅、火鸡、鸭等动物发生本病的报告。 本病的潜伏期,在实验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接种量、接种途径,以及接种时的鸡日龄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为平均3-8d。体温上升可达40℃~45℃,以后稽留1-2d。一般伴发下痢的菌,在接种后24h 以内出现于末梢血液内,然后增殖。经过长的病例也有在2 周后死亡的。给雏鸡接种高浓度菌的感染血液,可在发病后1-2d,全部死亡,此时,有多数细菌出现在末梢血液中。一般的成鸡死亡率低,耐过者为多数。然而,发生衰弱、麻痹而死亡的鸡,本菌从末梢血液中消失,经过1-2d 后才死亡。鸡螺旋体病最特征的病变见于脾脏和肝脏。脾脏明显肿大,多伴发有斑状出血,肿大达正常大小的3-6 倍。在脾脏包膜下的实质内,可见到多数黄白色坏死处,实质脆弱。在肝脏包膜下的实质内有的见散在出血,肾脏肿大,也可见散在点状出血。肠内含有绿色粘液样物,也有的可见肠炎。此外,还可见到心包及皮下组织点状出血等病变。幼龄鸡多数不如成鸡内脏病变那样严重,但常见脾脏的肿大。 首先,采取病鸡血液材料,立即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以确认鸡疏螺旋体。或制成血液涂抹标本,进行染色,镜检。也可将病鸡血液给雏鸡或鸡胚接种,以证明鸡疏螺旋体的存在。进一步鉴定时,可应用荧光抗体法。对呈现末期症状的病鸡血液涂抹标本镜检,查不出鸡疏螺旋体时,可用脾脏组织中的抗体,以家兔血清及已知的感染血液来证明。鉴定的方法有凝集反应、血清学方法、荧光抗体法以及琼扩试验等。鉴别诊断:本病的临床症状和肉眼所见与禽霍乱及禽伤寒相似。首先对发病情况及有无吸血昆虫进行调查,分别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加以鉴别。对本病传播媒介波斯锐缘蜱,应用杀虫剂驱除。另外,防止库蚊的发生也很重要。在发生地区,有各种疫苗可以应用,主要有感染鸡胚甲醛或石炭酸灭能苗、感染鸡肝脏或脾脏及血液的石炭酸灭活苗、感染鸡胚的冻干苗等。对本病有效药物主要有青霉素、金霉素、泰乐菌素、链霉素和土霉素等抗生素。而新霉素、硫酸多粘菌素等无效。
作者:孙亚青/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畜产品质量监测站
来源:《兽医导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