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生猪养殖产业迅猛发展,但是环境等各项因素的限制,疫病频繁出现,特别是非洲猪瘟的暴发,给养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可见,做好猪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消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猪病防治有重要意义。生猪的养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畜禽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多养殖户都开始投身于生猪的养殖。但是疫病扩散速度快,影响了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能够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控,需要做好消毒的工作,怎样提升消毒的专业性,更好的控制住疫病,成为养猪户共同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1 物理消毒 利用光能、热能等进行消毒,所谓的光能消毒主要是借助紫外线或者是自然光等,很多病原微生物在阳光之下就会丧失原本的活性。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安置紫外线灯,每盏灯的距离在2m,确保能够得到有效的杀毒。1.2 化学消毒 采用化学试剂进行杀毒,将环境中病原体杀死,生猪在养殖过程中使用1%的甲醛水溶液做好体表的消毒,浓度在2%~4.3%甲醛水对猪舍和器皿进行消毒。在使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的消毒剂带有腐蚀性,使用的剂量和浓度一定要严格把控,不要对人体和猪的黏膜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根据使用的目的,合理的选择消毒剂,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1.3 生物消毒 通过生物或者是生物产生的物质有效清除病原体微生物。比如说传统的污水净化可以在缺氧的条件下,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来抑制需氧微生物的存活,包括粪便和垃圾的发酵堆肥,都可以有效利用,来有效的消除杀灭病原微生物。在生猪疫病的防治工作中,消毒工作是重中之重,主要的做法是借助消毒药剂,对生猪以及周围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消除,及时消灭可能存在的传染源,避免疫病的进一步传播。消毒完成之后,猪群的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为猪群的养殖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但是在过程中还是存在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很多养猪户认为,只要猪群接种过疫苗就不会出现疫病,没有认识到消毒的重要性。2)在给猪群消毒时,认为只需要将猪群使用过的器皿和猪舍进行消毒即可,还有一些养殖户认为自己是小规模的养殖,猪疫病消毒工作与自己无关。3)很多小猪场只在猪出栏后消毒一次,没有做好平时的消毒工作。因此,需要对养殖户加强培训,让其深刻认识到消毒的重要性,并对猪群针对性的消毒,提高消毒效果,从根本上保证猪群的健康。
3.1 控制病毒传播 消毒剂主要是化学消毒剂,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中包含了氧化剂和活性剂等,绝大多数是广谱,严格的按照规定配置相应的浓度,可以对微生物病原体起到灭杀的效果,保证生猪健康,减少传染病的扩散,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养殖户的整体收益。3.2 达到切断效果 消毒工作要在猪疫病防治中不断的落实,不仅可以将猪体内、猪圈的病原体杀死,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切断疫病朝外扩散,不会对其他的猪群产生影响。因此,消毒工作的开展,不只是可以将生猪的病原体消灭,而且还能够真正意义上将病菌的传播途径切断,抑制病菌的大范围扩散。3.3 控制猪群死亡率 环境的改变或者是气候的骤变等应激情况下,猪群极有可能会出现疫病,甚至有可能会对其繁殖产生不良影响,猪群的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消毒剂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应激情况的出现,进而猪的死亡率会大幅减少。3.4 确保肉制品的安全 市面上的消毒剂,只要合理的控制浓度,就能将病原微生物直接杀死,但是不会在猪的体内有残留,保证了肉制品的安全,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而言,也具有着重要意义。3.5 操作便捷 猪通常是采取圈养的方式,活动范围小,如果出现应激的行为,就会引发包括生长发育受阻等一系列的情况,猪的死亡率会明显增加。消毒工作可以减少猪群的应激行为,猪体内残留量少,再加上消毒工作简单快捷,农户可以独立的完成消毒工作,不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综上所述,生猪疫病防治工作中重点之一是消毒,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消毒工作加以重视,并做好疫苗注射等多种疫病防治手段进行综合防治,提升养殖户的防病意识,保证生猪的健康,进而保证肉类食品的安全,提升养猪户的收入水平,推动整个养猪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