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猪病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防制

日期:2019-07-10 13:42:27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多发生于7月~10月蚊虫滋生繁衍和活动旺盛季节,猪是该病毒最主要的增殖宿主、扩散宿主和传染源,易感季节在管理不善的猪群中感染率极高,是夏秋季猪场主要流行病之一,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自然疫源性疫病。JEV于上世纪50年代首先在日本分离获得,因此又称为日本脑炎病毒,所致疾病在日本称日本乙型脑炎。在我国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将该病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JE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有五个基因型分类。我国以基因Ⅲ型为主,但近年来基因Ⅰ型JEV在国内多地发生,表明病毒基因型的地域性分布变得愈来愈复杂,病毒地域间的扩散传播已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本病有夏秋季节多发的特点, 尤其是在蚊虫活动旺盛的炎热夏季高发,以往主要在亚洲及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在多个非乙脑流行国家相继发生,表明该病已突破原有的地域范围,正在不断扩散传播。



带毒动物为该病的传染源,其中猪和马是JEV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贮存与增殖宿主和传染源。马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与终末宿主,猪是最主要的增殖宿主、扩散宿主和传染源。猪感染JEV后,容易产生病毒血症,血液中病毒量较多,通过蚊→猪→蚊循环,使病毒不断扩散。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按蚊等) 叮咬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带喙库蚊传播;猪感染后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此外,野禽和其他哺乳类动物以及冷血动物, 也可散播本病。




JEV对多种动物易感,其中马、猪及人最易感。本病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特征,大部分病例集中发生于7月~10月份蚊虫滋生繁殖活动旺盛期,但在热带地区,可长年发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生流行与蚊虫的密度曲线相一致,气温、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在我国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也略有不同,如东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8—10月份,华北地区在8—9月,华南地区在6—9月份。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猪群对于本病高度易感,感染后一部分患猪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临床上以发热、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病变为特征,虽然绝大多数病例在病愈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不再复发,但一旦感染,容易产生毒血症,成为带毒的传染源。


临床诊疗表明,仔猪和育肥猪往往发病突然,病初体温高达40℃以上,吃食减少或停止,精神萎靡,喜卧嗜睡,流有浆液性或粘稠性鼻液,大便秘结,尿液发黄;继而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或四肢痉挛,肢体震颤,关节肿胀;或后肢麻痹,走步跛行;或磨牙吐沫,摇头转圈,盲目冲撞,最终会因麻痹瘫痪而死亡,病程一般1—3天。


妊娠母猪感染后,常有高热、流产、畸形胎、死胎、木乃伊胎及子宫炎等。公猪感染后以睾丸肿大发炎,性欲减退,精液品质差,繁殖性能下降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睾丸肿胀、阴囊发热,指压有痛感,数日后虽然睾丸肿胀消退,但逐渐萎缩变硬,最终丧失精子形成功能,致母猪屡配不孕,严重影响猪场的繁殖力,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理检查,妊娠母猪常见死胎或流产的胎儿脑腔水肿,俗称“无脑儿”“空脑儿”, 脑膜和脊髓充血, 皮下水肿, 淋巴结肿大充血,胸腹腔积水,胎盘水肿出血;部分胎儿中枢神经组织发育不全,组织学检查可见非化脓性脑炎病变。公猪可见睾丸实质性充血、出血和有坏死灶; 睾丸硬化者体积缩小, 与阴囊粘连, 实质结缔组织化。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并结合病理剖检等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须进行血清学检查或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方法有血凝抑制、补体结合、乳胶凝集、酶联免疫和免疫荧光试验等。病毒分离是对疑似本病流产或早产的胎儿, 采集脑组织, 将其制成悬液, 接种于敏感细胞或乳鼠脑内, 进行病毒分离来确诊。


三、综合防控,对症施治


目前,对猪乙型脑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同时,要加强疫情监测,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灭蚊,减少蚊虫叮咬;加强宿主动物管理,对病死畜禽及流产胎儿等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只有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等传染源,切断猪—蚊—猪的传播链,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传播与流行。


1、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乙脑病毒经蚊子叮咬后会在禽畜和人际间相互传播。监测发现,三带喙库蚊带毒率较其它蚊种高,是传播该病的罪魁祸首,蚊虫密度增高时,往往乙脑流行严重,因此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和自然条件,在蚊虫滋生和繁殖季节前,全面采取防蚊灭蚊及消毒措施。比如,搞好猪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填平坑洼,疏通沟渠,排除积水,清除杂草,勤打扫圈舍,随时清理粪便污物,避免蚊虫孳生;加强日常管理,猪舍通风口和门窗钉防蚊纱,圈舍内放置多功能防蚊虫设备,定期喷洒绿色杀蚊药物灭蚊。


2、强化免疫接种,减少病毒的扩增与贮存。根据本地区及本场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定期适时接种乙脑疫苗,不但可以预防乙脑流行,降低猪只的带毒率,还能增强猪群的特异性抵抗力,控制本病发生传播。


接种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活疫苗须用专用稀释液稀释。母猪群和种猪群免疫时间,通常是在蚊虫季节出现之前的20天—30天接种(3月-4月份)一次,然后间隔2周-4周进行二免。后备公母猪应在配种前再免疫接种一次, 以后按上述常规时间免疫。在乙脑重疫区,为了提高免疫密度,切断传染链,对其他类型猪群也应进行预防接种;处于热带地区的猪场,必须坚持全群每半年一次的免疫制度。



3、加强宿主动物管理,对病死畜禽及流产胎儿等可能的污染源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生乙脑疫病时,必须按照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严格采取隔离、消毒、扑杀等控制扑灭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对患病动物、病死猪以及流产胎儿、死胎、胎盘、羊水等生殖道分泌物均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猪舍和饲养管理用具及污染场所彻底消毒;同时,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当年生仔猪或未经过夏秋季节的幼龄猪及从非疫区购进猪的管理,因为这些猪未曾感染过乙脑病毒,一旦感染,则容易产生毒血症,成为传染源。


4、发病后及时隔离,紧急对症施治。对有明显发热症状的患猪,可混合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柴胡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用量按体重大小分别为5毫升—20毫升、5毫升—20毫升、2毫升—5毫升/次,每日1—2次,连用2—3日。


对伴有脑膜炎及神经异常、共济失调等症状者,同时肌注10%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用量为1毫升/10公斤,每日2次,连用3天;为镇静可用安溴5毫升—20毫升耳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对于严重病例,除用上述药物外,为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导致的败血症、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乳房炎、阴道炎等,可于当日下午肌注比龙链菌杀注射液(主要成份:10%盐酸林可霉素、增效剂等),用量为0.2毫升/公斤体重,一日一次,连用3—5天。



对于公猪睾丸发热肿胀轻微者,可进行冷敷,严重者同时肌注青霉素和复方氨林巴比妥,并用宫炎清原液涂抹睾丸,以消炎镇痛。为增强公猪性欲,提高精液品质,治疗种猪繁殖障碍,可在饲料中添加好孕莱(主要成分:核心生殖营养BR,必需生殖营养素β-胡萝卜素、生物素、叶酸等),用量为500克-1000克/吨,持续使用时间不少于15天。


对已发生早产或流产的怀孕母猪,首先要清除生殖道残胎及死胎,并彻底消毒;为排除恶露,净化子宫,预防和治疗子宫炎等生殖系统炎症,调节机体的营养平衡,使其尽快恢复生产性能,可在饲料中添加美益生(主要成分:左旋肉碱、蛋氨酸锌、生物素等)800克/吨+并可清(主要成分:黄芪多糖、甘草酸、党参等)1000克/吨,连用10—15天。


除采取上述方法对症治疗外,对饮食欲较正常者,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新附优特乐(主要成分:磷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并可清+绿益态(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复合剂),用量均为1000克/吨,以提高抗病力。


此外,在本病流行季节,全群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复方阿莫西林800克/吨+清热败毒散1000克/吨混饲,在饮水中添加绿益态或维立康,每次连用7-10天;夏秋蚊蝇繁衍季节,可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蝇洁净(即10%环丙氨嗪预混剂),用量为200克/吨,连用4—6周后停药3—4周,再连用4—6周,依次反复,可以高效杀灭与控制猪舍内蝇幼虫的繁殖,用药安全,使用方便,绿色环保,无残留。


四、加强灾后管理,严防灾后大疫


夏秋季节是自然灾害高发多发期,在遭受洪涝、地震等灾害后,受灾地环境状况脏乱不堪,地面积水严重,土壤中的病菌被水冲出,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极易污染水源环境等,导致各种传染病的流行。为了防止灾后乙脑在人畜间的发生与传播,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


1、及时搜集病死畜禽尸体及其污染物,彻底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生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后,势必造成大量畜禽舍倒塌,大量畜禽因灾死亡。而由于天气炎热,尸体腐烂,蚊蝇滋生,水源污染,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灾后要及时搜集病死畜禽尸体及其污染物,送当地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彻底进行无害化处理。


2、强化环境消毒,全面消杀蚊蝇,避免蚊虫叮咬。灾后要迅速清除猪场周围环境和过水、进水圈舍及设备用具上的淤泥和污物,选择对应消毒药物对圈舍、饲养设备、用具及周围环境彻底清洗消毒,开始一周坚持一日二次,第二周一日一次,第三周两日一次,以后至少一周一次消毒。重点是圈舍、饲养管理设备用具、饮用水源以及过水地、排水沟渠、低洼坑地、死水潭、池塘等容易积水孳生蚊蝇场所。常用消毒药品有生石灰、烧碱、过氧乙酸、优绿环净、复方戊二醛、癸甲溴铵、聚维酮碘等;防蚊灭蚊可选择菊酯类、拟菊酯类杀虫剂,如除虫菊酯、避蚊胺等,灭蝇可用蝇洁净等。


3、紧急免疫接种,保护易感动物,做好个人防护。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流行,灾后要对种公猪、母猪和仔猪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对猪场饲养管理人员、周围居民、灾区所有儿童及进入灾区或疫区抢险救灾人员和志愿者等易感高危人群接种人用乙脑疫苗;同时,坚决禁止无关人员入场,积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切断病毒经蚊子叮咬后在畜禽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传播链。


五、小结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中小型散养户众多,分布面较广,管理比较粗放,生猪又是该病毒最主要的增殖宿主、扩散宿主和传染源,实践证明,如果猪场免疫和灭蚊工作认真,可大大降低发病率。


临床诊疗表明,猪群感染乙脑病毒后,虽然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但病毒在其体内可增殖,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成为乙脑病毒的暂时贮存宿主,经蚊虫叮咬后反复传播,极易构成猪—蚊—猪的传播链条,因此,切实采取上述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链,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关键。


此外,乙脑是人畜共患病,发病猪场除按照规定实施紧急控制和对症治疗措施外,猪场饲养管理人员还应加强个人防护;同时,在人群流行前检查猪的病毒血症和蚊带毒率,可预测当年人群的流行程度,并通过猪的免疫预防,能够有效控制本病在猪及人群中的流行。


来源:回盛兽医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