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病死猪是如何流向餐桌的?

日期:2019-06-12 14:44:15

良心和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有限的, 只有在不妨碍当事人的利益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病死猪流向餐桌是刑事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

吃死猪肉说起来比较恶心,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也会吃到,只不过没有注意而已。中国是世界上消费猪肉最多的国家,2017年全国出栏生猪6.8861亿头,由于我国养殖场户的水平参差不齐,母猪的死亡率在7% 左右,仔猪的死亡率为10% 左右,保育猪的死亡率为5%,中猪的死亡率为1%,育肥猪的死亡率为1%,当然有的地区会远远的高于这个水平。按照这个比例,以每头生产母猪每年产2窝,每窝10头计算,每生产16.76头生猪,就会大约伴生54kg 的病死猪。这个比例大约是健康猪肉产量的1/30。据此估算,在没有重大动物疫情的情况下,全国每年大约产生22 亿kg 的死猪。其中育肥猪和母猪死后产生的病死猪约10亿kg,屠宰后可以获得3亿~4亿kg 的病死猪肉。

 

这些病死猪大部分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因为病死猪主要以小猪、仔猪为主,这些猪一旦死了经济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了。但是大一些的猪,尤其是接近出栏体重的病死猪,则无害化处理率相对较低,部分病死猪肉以鲜肉、包肉、火腿、香肠、肉馅等形式悄然流向了人们的餐桌。农业农村部报道中提到,单辽宁一个省在2013 年就查封病死猪肉产品14 万kg,涉案817 万余元。公安部2019 年3 月1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8 月-2019 年3 月1 日,全国共侦办病死畜禽案件500 多起,涉案人员960 多人。这说明病死猪的收贩因为其暴利性,所以具有普遍性。每逢重大动物疫情,短期内猪肉价格都会大幅降低,可以从侧面证明这一点。虽然这可能和因为恐慌而提前出栏有关,但是由于疫情的存在,养殖成本是大幅度提高的,成本升高,猪肉价格反而降低,这已不是怪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本文从七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过唤醒民众,并对相关部门决策时有所启迪。

一、养殖户的猪死了怎么办?


设身处地,猪死了,养殖户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办?如何减少损失?


猪死了处理方式无外乎如下几种:1)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焚烧或者深埋。2)直接抛弃,比如丢到路边、沟里、河里或者丢给肉食动物作为饲料。3)交给无害化处理场收死猪的人。4)卖给收死猪的人。

 

我们通过仔细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各种处理方式的优劣。


第一种,焚烧或者深埋是需要人力和物力的,焚烧需要柴油,挖坑需要人工,猪死了还要向里面搭钱,这是养殖户不愿意面对的。而且由于地下水污染问题和用地问题,部分地区已经禁止掩埋死猪。焚烧死猪也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第二种,丢掉,许多养猪户也是这样做的,比如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过去在下乡的过程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猪场里的狗抱着死猪啃。虽然经过对养殖户进行批评教育有所改变,但是也不能完全杜绝。


第三种,交给无害化处理场收死猪的人,这种处理方式是第二种处理方式的替代方式,养殖户非常乐意有人将病死猪拉走。国家对无害化处理工作予以适当的补贴,因此养殖户每头猪可以获得10~20元的补贴。但是由于结算方式的问题,养殖户要1年以后才有可能收到这部分补贴款,其促进作用几近于无。


第四种,将死猪卖掉,这样能够回收部分成本,这在猪比较大的情况下,是比较常见的。刚死的猪可以卖0.5~2元/kg,快死的老母猪可以卖2元/kg。我们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的发现,如果不考虑违法成本,养殖户会很自然的选择第四种处理方式。


由于目前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状况维持现有的补贴政策都有许多的困难,因此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地提高无害化处理补贴标准。养殖户基数又比较大,每个县养殖户数量都是数以千计的,而监管工作只有几个人,难以全面监管,俗话讲法不责众,因此短期内此环节很难有大的改变。只能通过教育宣传逐步改善养猪户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卖死猪虽然有违道德,不值得提倡,但也是养猪户的无奈之举。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改善养殖条件、净化养殖环境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如果猪不死,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二、收死猪干什么?


英国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曾讲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收购死猪的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人民的身体健康,无视养殖业生物安全,践踏了道德和良知。他们将死猪收走通过屠宰、漂白、卤煮或者加工成火腿、香肠、肉馅等销售获利。由于其成本低,对正常经营的业户造成很大的冲击,逐渐形成“劣币驱良币”的局面。因此,加大对收死猪的人的处罚力度,增加其违法成本,不光关系到其违法行为本身,还关系到猪肉生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消费者为什么会买死猪肉及其产品?


如果是死猪肉有人愿意吃么? 相信90% 以上的人会选择拒绝。因此作为整个病死猪贩售利益链条的资金提供者,消费者大多数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死猪肉的。这是因为消费者缺乏识别死猪肉的能力。因此,普及死猪肉的识别知识是帮助消费拒绝死猪肉的关键。


病死猪肉主要有以下特点:

1)小。一般病死猪都没有达到出栏体重,所以病死猪的尺码一般都比较小,骨头大小薄厚、耳朵的大小薄厚都较正常出栏的猪小一些。

 

2)薄。病死猪的背膘较正常出栏的猪薄一些,正常出栏的猪背膘厚度一般为2 指以上,扒皮以后背膘厚度也应当在1.5 指以上。如果发现背膘厚度在一指以内,且肌肉柔嫩细小,则应当持怀疑态度。

 

3)腥。病死猪一般都是死后屠宰,因此存在着严重的放血不良, 所以肉品会有少量的腥臭味甚至腐败味,缺乏正常的肉香味(淡淡的乳香)。

 

4)暗。由于放血不良肌肉不会呈现正常的干燥和樱桃红色,而会呈现黑色晦暗的颜色,肉表面水分高甚至发粘。

小、薄、醒、暗,如果同时具备4点中的2点以上就基本上可以确诊为病死猪肉了。


对待这种情况消费者应当及时举报。同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消费者举报不良商家,对举报属实的案例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对不良商家以及其背后的病死猪收购加工者给予严厉的处罚。鉴于熟人办理此类案件比较困难,建议设立全国统一举报电话,发现问题由中央直接下达督办指令,由临近县市或地区的执法队伍办理。

四、高危点


无害化处理厂和病死猪收集体系是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暴利的诱导下,本应当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非常容易流向市场,而且一旦有事必定是大案,因此应当加强对收集企业的监管,设置专岗进行严格管理。

五、突破点


市场监管体系是防治病死猪肉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关。病死猪肉销售是病死猪肉利益链条中唯一浮在水面上的一个环节,是比较容易发现和取证的一个环节,只要找到一个突破点,就可以以点破面攻破一个病死猪收购、加工、销售的利益大网。一旦发现问题应当穷追猛打,并深入溯源调查,一步一步从根本上消灭病死猪销售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六、关键点:理顺执法监管的内在机制问题


病死猪的处理应该归农业执法部门管理,但是作为历次改革的重点改革对象,人员、编制、资金被一再压缩,特别是2015 年以来停收检疫费,基层检疫队伍失去了资金来源,导致目前基层队伍解散,人员流失的局面。加上任务繁重,县级部门有限的工作人员被琐事缠身,疲于应付,无力开展其他工作。

 

另外,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特别是短期激励机制,也是无法充分发挥现有人员主观能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查处病死猪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金额巨大,办案人员很容易被打击报复,费力又不讨好,坚持原则的人就少了。

七、立法问题


法律法规是打击死猪贩卖活动的基础,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说明现有条款对死猪贩卖活动的处罚力度太小,导致犯罪成本过低。因此,应当明确犯罪行为,加重相关犯罪的处罚力度,让病死猪肉贩卖加工成为绝对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养殖场户谋求减小损失是他们将死猪卖掉的主要原因,死猪贩卖行为的存在是因为消费者对死猪肉的识别能力缺失和相关部门打击力度不够,这与对病死猪贩卖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处罚标准规定的太轻有关,也与监管人员不足,缺乏激励机制有关。


来源:《兽医导刊》杂志第6期

作者:邢培远1 张勇2 张百东2

1.山东省临清市唐园镇畜牧兽医站 2.山东省临清市畜牧兽医局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