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动物诊疗>猪病

非洲猪瘟传播媒介节肢动物及其防控

日期:2019-05-29 13:23:00

猪场传播非洲猪瘟媒介节肢动物及其防控

翁亚彪/ 华南农业大学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临床上以高热、皮肤充血,淋巴结、脾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病程短,病死率高达100% 为主要特征的非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性疾病。ASFV 可感染家猪、野猪和软蜱,是唯一一种以节肢动物为生物媒介的DNA 病毒。由于该病毒对养猪行业危害甚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非洲猪瘟是最早被发现于20 世纪初东非的肯尼亚, 之后逐渐向西非、西欧等欧洲地区蔓延,至20 世纪90 年代末,ASF 已在欧洲地区相继大范围暴发。自1921 年以来,全球约有53 个国家发生过ASF 疫情或检测到病毒。自2018 年8 月1 日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截止2019 年3 月17 日,我国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30 个省份先后发生122 起疫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面对来势汹汹的ASF 疫情,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研究其在我国境内唯一的虫媒介钝缘蜱的传播机制刻不容缓。 

一、钝缘蜱的生物学特性

蜱俗称草爬子、壁虱、扁虱。中国已知蜱类117种, 包括软蜱科13 种和硬蜱科104 种,约占世界蜱类总数的13%。非洲猪瘟的生物媒介钝缘蜱是蜱的一种,属蛛形纲, 蜱蟥目,蜱总科,软蜱科,钝缘蜱属。

钝缘蜱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 其中若虫阶段有3 ~ 8 个龄期,由最后一个若虫期变为成虫。软蜱是大型巢居式吸血动物,通常在洞穴或有保护的宿主栖息地中出现,吸血时间很短,多持续数10 min。除卵期和一些种类的幼蜱外,其余各期均需要吸血才能成功发育到下一时期。雌蜱可多次吸血多次产卵,每次可产卵50 ~ 300 粒。钝缘蜱饱血后即可从宿主身上脱落,其吸血行为仅发生在晚上动物休息时。钝缘蜱属多宿主寄生,猪可为其宿主但不常出现,常在一些啮齿动物如野鼠、野兔等的巢穴或身体上,随动物的活动进行移动。

钝缘蜱对干燥和高温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也是它们能够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广泛分布的原因。不同环境下的温度、湿度对蜱虫体的发育有很大影响,低温或饥饿环境下,幼虫发育减缓,若虫蜕皮时间延长,雌虫延迟产卵。钝缘蜱在宿主身上多次吸血,多次产卵和超强的耐饥饿等特点,使其一般存活时间可长达5 ~ 10 年,在适宜条件下其存活时间可长达15 年。

二、钝缘蜱在ASFV 传播中的作用

ASFV 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直接接触传播。健康猪与患病猪或隐性带毒猪之间通过直接接触传播。2)生物媒介传播。钝缘蜱是ASFV 极为重要的自然宿主和储存宿主,ASFV 不仅可以在钝缘蜱体内保存,还可以在其体内进行复制。钝缘蜱属多宿主寄生,通过吸食动物血液维持病毒在自然界中的感染。3)其他传播途径。其他小型啮齿动物、蚊子、厩蝇等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猪传播ASFV;受污染的水、猪肉及猪肉制品、血液制品、被污染的饲料、泔水、垫料、器具、短距离的气溶胶传播等。

蜱传播ASFV 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其中生物性传播,ASFV 可在钝缘蜱体内复制并可存在几个月到几年,感染蜱再叮咬猪时就会传播该病毒,一旦钝缘蜱感染ASFV,很容易使该地区形成自然疫源地;但随着时间延长,蜱体的病毒滴度和传病能力会下降。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ASFV)不在蜱体内复制、发育。

生物性传播:

1)经期传播:病原体(ASFV)在蜱幼虫阶段经若虫期发育至成虫阶段,成虫的唾液腺内具有对易感宿主有感染性的病毒。

2)经卵传播:病原体(ASFV)在饱血后的蜱体内经一段时间发育后,可进入蜱卵内,经卵孵化成幼虫后,进入幼虫的肠道进行繁殖,叮咬宿主时传播病原体。

3)交配传播。

三、钝缘蜱在国内的分布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感染研究结果证明,能作为ASFV 媒介的蜱仅局限于软蜱科中的钝缘蜱属。发生非洲猪瘟的地区中大部分地区都已发现作为该生物媒介的软蜱分布。目前国际上已证实至少有9 种钝缘蜱可以感染并传播ASFV:非洲钝缘蜱(O.moubata)、游走钝缘蜱(O.erraticus)、皮革钝缘蜱(O.coriaceus)、土氏钝缘蜱(O.turicata)、波多黎钝缘蜱(O.puertoricensis)、摩洛哥钝缘蜱(O.marocanus)、松雷钝缘蜱(O.sonrai)、萨氏钝缘蜱(O.savignyi)和帕克钝缘蜱(O.parkeri)。

在未发生非洲猪瘟前,我国对其媒介钝缘蜱的关注较少,几乎没有进行过关于软蜱在我国的分布调查。关于我国钝缘蜱的记录仅限于20 世纪70 年代,分布调查地区也仅限于我国新疆、山西、陕西等地的荒漠、半荒漠地区,在湿润、多雨的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尚无报道。目前已知我国分布有2 种钝缘蜱:特突钝缘蜱(O.tarrakovskyi)和左氏钝缘蜱(O.tholozani),其中左氏钝缘蜱可能是ASFV 的潜在媒介。此外,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及青海地区的拉合尔钝缘蜱,在国外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等也有分布,从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环境分析,具有传播ASFV 的潜能。

刘建等根据软蜱的生物学特性和收集的软蜱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资料,采用Climex 软件地点比较模型分析得出,软蜱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北部、重庆、陕西南部、湖南、湖北、江西东北部、安徽、河南、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南部等地适生性很高,为高发生区。以硬蜱的生物学数据作为软蜱的生物学数据为参照,推测软蜱的最适生存温度为22 ~ 30℃,最适湿度为75% ~ 95% 之间。

我国目前对软蜱的分布和种类有所缺失,不可低估可能存在但尚未发现的软蜱尤其是钝缘蜱对ASF 疫情的潜在威胁,一旦某些地区存在钝缘蜱并感染ASFV,作为ASFV 的自然宿主和储存宿主在疫区长期存在,该地区很容易形成ASFV 的自然疫源地。当前我国应立即着手对各个地区内蜱尤其是对钝缘蜱的种类、分布进行调查和监测,建立蜱的大数据,以利于对ASFV 在我国的疫情发展情况作出更准确的判断,为防控ASF 疫情提供生物媒介数据支撑,及时有效地做好疫情的防控。

四、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控ASF 的最有效措施

国内外尚无针对ASF 的疫苗。我国是养猪大国,养猪数量在这几十年中快速增长。但该行业发展分化,一方面是传统的、小规模、自给自足的养殖方式还分散存在;另一方面是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化的养殖方式不断增加。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养殖方式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前者由于生物安全重视程度低、技术落后、对动物卫生法规认识不足,对非洲猪瘟和其他疫病的入侵、传播起重要作用。ASFV 经蜱传播,也是目前对我国ASF 疫情防控最大威胁之一,国内针对性的检测措施缺失,对非洲猪瘟传播媒介——蜱的灭杀不到位,ASFV 感染风险也不容忽视。做好消毒和灭蜱工作,是当前切断ASFV 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根据农业农村部2015 年制定的《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和OIE 推荐,目前戊二醛(如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2.3% 次氯酸盐(次氯酸)、碱类(0.8%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10% 苯及苯酚、氯化物及酚化合物是最有效的消毒药,这些消毒剂适用于对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地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酒精(75%)和碘化物(枸橼酸碘等)适用于对人员和猪消毒。

对于养猪场、生猪批发市场和屠宰场使用的有效灭蜱药物,国家尚无出台相应指引或标准,对此广东省畜牧兽医局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并于2018 年9 月11 日发布《防控非洲猪瘟消毒杀蜱流程与用药指引》,指出目前可用于养猪场、生猪批发市场和屠宰场等对蜱有效的药物为40% 辛硫磷浇泼溶液、氰戊菊酯溶液等。

五、要特别注意做好猪舍内外蜱的防控

当前形势下,一是要做好已发生ASF 疫情的区域及周边临近区域的灭蜱工作,从疫情源头消灭ASFV 的自然宿主和储存宿主。二是需对蜱尤其是钝缘蜱在我国的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研究、调查和监测。三是有条件的实验以可开展ASFV 对钝缘蜱的感染机制及在其体内增殖,群体之间的传播机制等深入的研究。四是要对钝缘蜱进行药物筛选,找出更多更安全、高效的杀虫药物,建立药物防治机制。五是开展钝缘蜱的疫苗研制工作,避免过多使用药物使其产生耐药性。

除对蜱进行防治外,环境中的厩蝇、蚊子及其他吸血动物对ASFV 的传播作用也不容忽视,要做好灭蚊、蝇的措施,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中带蜱野生动物(野鼠、野兔、狐狸、鸟类)的管理,尽量避免上述动物的迁移活动传播ASFV。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如有出入,以专家本人意见为准)

来源:《兽医导刊》杂志第5期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