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陆续印发了《生猪多层养殖技术指导意见》《蛋鸡立体养殖技术指导意见》和《肉鸡立体养殖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指导意见》的出台目的、技术要点、产业影响等问题,记者采访了陈瑶生、杨宁、文杰3位专家,就相关问题展开交流,带来详细解读。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陈瑶生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指导意见》出台的契机包括两方面:一是政策实施的需要。2019年,《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二是生猪产业围绕节约用地创新发展需要。在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政策下,不占用耕地且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生猪主销区,生猪养殖用地资源极为紧张,发展养殖业需向立体要空间,提升设施农业高度集约化、标准化、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为生猪多层养殖的新模式发展奠定基础。 杨宁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在耕地保护、土地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只有提升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才能让产业发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从1973年开始,蛋鸡养殖产业开始出现机械化养殖,发展至今,蛋鸡产业已基本形成立体笼养的养殖模式。因此,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蛋鸡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同时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国内蛋鸡产业从设施设备、养殖技术、产品生产等方面已逐渐趋向完善,立体养殖在蛋鸡产业中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杰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综合判断,未来一个时期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期,要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为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从长远发展来看,畜牧业生产所需的资源条件,如土地、饲料等,总体上是越来越趋紧的。发展肉鸡设施化养殖,对于节约土地、饲料资源,提高整体生产效率意义重大,前景非常广阔。不仅可以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对于改善养殖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指导意见》出台的意义是什么? 陈瑶生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众所周知,生猪多层养殖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可节约土地,有利于设施设备自动化、养殖环境调控、废弃物收集处理等优点;另一方面存在建设成本偏高、相应的建设规范和标准欠缺、生物安全管控风险较大等不足。出台《指导意见》一是为多层养殖高效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国内缺乏多层猪舍建设标准,现有多层建筑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多层猪舍不太适用,相应的技术规范也缺失,通过制定印发技术指导意见,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二是总结已有的多层养殖运营经验,健全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多层养猪运营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适时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指导意见》的出台,汇聚了专家、企业等行业多方建议,在选址布局、建筑、智能化设施设备、生产工艺、过程管控、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集成了生猪养殖的最新技术,是我国生猪现代化养殖新技术的集中呈现,仍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修正完善。三是引导生猪多层养殖规范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省份发展多层养殖,应采取谨慎、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务实态度,在多层养殖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广泛调研,吸取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创新,确保这一模式的健康平稳发展。 杨宁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和消费国,鸡蛋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6%左右,蛋鸡产业是保证城乡居民“菜篮子”安全稳定供给的重要民生产业。发展蛋鸡立体养殖,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增强鸡蛋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指导意见》是我国蛋鸡产业过去多年工作的总结,能够帮助指导养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养殖户更好地进行蛋鸡立体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增加养殖效益,助力蛋鸡养殖节本增效。 文杰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从整体来看,肉鸡立体养殖虽然发展迅速,但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指导,各地肉鸡立体养殖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水平也参差不齐。分析总结各地发展现状,从全国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对整体推进肉鸡立体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从肉鸡品种看,白羽肉鸡产业这几年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立体笼养模式起步早,发展也较为成熟,从事白羽肉鸡生产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基本都已经形成了立体笼养的意识。但小型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的生产和销售仍然以传统模式为主,立体笼养模式在这两个肉鸡品种的生产中仍处于探索发展中。从以上两个方面看,出台《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指导意见》提出了哪些技术要点? 陈瑶生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指导意见》主要基于多层养殖不是简单的平层叠加养殖,从技术角度进行阐述,一是场址选择上,强调应关注工程地质条件和水资源保障,一般应选择地基地耐力R≥12t/m2以上的地质,防止出现滑坡、断层;二是对种群管理方面,优先采用种猪内部封闭更新循环,遗传改良以精液引入为主;三是要抓实多层养殖内外部生物安全,尤其是引种、车辆管理、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四是推荐了5种多层养殖模式,生产管理上应优先采用批次化生产,猪舍环境控制要以层为单位设计环境参数;五是与平层养殖相比,多层养殖对饲料供应、物资进出安全等提出更严格要求,《指导意见》对多层养殖饲料自动化输送设备、饲料输送流动模式、物资输送模式、物资进楼消毒方式以及物资出楼方式均提供了多种方案,养殖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六是明确了粪污处理利用与臭气处理管控的技术要点;七是为保障多层养殖综合安全,推荐了智能化技术与多层养殖管理模式结合方式。 杨宁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蛋鸡立体养殖是指具有一定蛋鸡饲养规模、采用立体生产系统的设施养殖模式(4-12层叠层笼养),与传统平养、阶梯笼养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单位面积饲养量大,每平方米饲养30-90只,节约土地面积可达30%以上,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提高2倍以上;劳动效率高,人均蛋鸡饲养量可达3-5万只,单栋饲养量可达5-20万只,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以上;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密闭式设施养殖,蛋鸡舍内环境可控,能够实现自动饲喂、清粪、集蛋等饲养流程。《指导意见》对蛋鸡立体养殖全过程7个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讲解,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产业现代化发展,《指导意见》对数字化管控和生物安全防控两方面进行了详细指导,对养殖企业安全生产和节本增效有重要意义。 文杰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指导意见》中技术要点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养殖工艺、鸡舍环境控制和管理、饲料与营养、立体高效养殖数智化管控和生物安全防控。其中,养殖工艺阐述了笼具和配套的饲养设备,鸡舍环境控制和管理是肉鸡立体笼养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这两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会对产业发展有何影响? 陈瑶生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正确引导各地、各企业及养殖户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发展多层养猪,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有利于通过多层养猪模式推广,加快养猪业技术装备升级,大幅度提升设施化养殖水平;有利于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向现代化养猪业集聚,实现养猪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我国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多层养殖的集成,带动整个生猪养殖新技术水平的提升。 杨宁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该《指导意见》是由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共同研究总结的,对蛋鸡立体养殖全流程各环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建议指导,对蛋鸡规范养殖、科学养殖、高效养殖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希望《指导意见》的出台能够更好地规范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养殖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 文杰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肉鸡立体养殖模式可以说是肉鸡设施化生产的集大成者,可以有效地提升肉鸡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生产者采用立体养殖模式,相比传统网上平养模式可节约土地50%-60%,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3.0%-8.0%,降低人工成本50%-80%,降低能耗30%-60%,降低药费50%-70%,节水30%-50%,每只鸡最终可节约生产成本1.5-2.0元。另外,立体笼养模式让肉鸡养殖处于一个生物防控更好的环境下,不仅可以更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生产对外界环境污染,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该技术模式在白羽肉鸡生产中已覆盖7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在黄羽肉鸡和小型白羽肉鸡生产中推广应用潜力也十分巨大,对我国肉鸡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