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农业保险是防范化解各类灾害与风险对农业生产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农业保险又是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达119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4.90%,提供风险保障超过5万亿元。农业保险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当下我国农业保险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突围?本期我们邀请专家为公众解疑释惑。
问:您认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超过责任保险,成为财险公司第三大险种,意味着什么?答:这意味着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保障功能更加凸显,在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中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者参与农业保险后,所面临的农业风险环境会发生改变,其生产经营行为往往也会发生变化。相对于没有农业保险的情形,短期来说,农业保险灾后损失补偿功能能促进生产尽快恢复;长期来看,农业保险的收入支持功能会激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增加投入、改进技术、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从而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竞争力等国家农业政策目标实现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因此,近年来农业保险得到国家高度重视,政府保费补贴力度不断增加。与农业价格支持、农业直接补贴等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工具相比,农业保险是发展速度最快、财政补贴增长最快、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的政策工具,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安全网”,可以预期农业保险将会成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核心工具。问:中国银保监会2022年10月披露的数据还显示,我国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面积达到21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4%,您认为这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提供了哪些重要保障?答:一是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标效果明显,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保额大幅提升,提高了种粮农民的获得感,耕地撂荒的现象也有所改观,对保障粮食稳产保供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获得快速发展,有助于稳定农民收入和防止规模性返贫。2019年开始,中央财政对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政策,2021年后覆盖全国,且鼓励以奖代补试点地区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试点险种涵盖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数十种农产品,这些大都是各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致富农产品和特色产业。除中央以奖代补外,各地也加大了对本省特色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成为促进贫困县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各省也通过拓宽农业保险服务范围,为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提供全方位保障。问: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出台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切实保障投保农户权益;2023年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印发《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指引》,是保险业首次从行业自律层面制定农业保险领域的产品开发指导性文件。多类文件的出台将为我国农业保险提供哪些政策性指导?又有哪些意义?答:承保理赔不规范是我国农业保险行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顽固性问题,虚假承保协议理赔等现象屡禁不止。中国银保监会新制定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农业保险改革发展和监管实践成果,对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加强农业保险监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随着我国农业保险保额的提升和高保障产品试点范围的扩大,保额设定不科学、费率厘定不精准的弊端和问题更加凸显。保额设定不科学主要表现在试点省内普遍采用相同的保额标准,没有体现成本和产量的区域性差异;费率不精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风险和责任的不匹配,影响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并引发逆选择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我国农业保险运行机制中政府和市场边界不明晰,应该由政府开展的农业生产风险评估和费率分区这一基础性工作严重滞后,应该由保险机构承担的“产品开发、精算定价、承保理赔”经营自主权往往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另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农业保险缺乏产品开发专项管理制度,农业保险产品开发的报批权限和流程没有制度性规范和保障。这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印发《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指引》,是保险业首次从行业自律层面制定农业保险领域的产品开发指导性文件,对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专项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规范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加快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问: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您认为要做大农业保险“蛋糕”,在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答: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是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求。我认为,提升农业保险服务保障能力,一是逐步扩大三大粮食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范围。首要任务是力争将13个粮食主产省产粮大县的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面积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再逐步将实施范围扩大到非主产省的产粮大县以及主产省非产粮大县的规模种植户。二是加大大豆油料作物保险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研究加大保险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三是扩大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政府应针对地方特色农产品面临风险特点开发新险种,并纳入政府以奖代补保险覆盖范围,促进菜、蛋、肉、奶等民生产品稳价保供。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在农业保险方面有哪些益处?答:201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印发的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构建农业生产风险地图,发布农业保险纯风险损失费率”“实现基于地区风险的差异化定价,真实反映农业生产风险状况”。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将为我国农业保险风险区划和动态费率厘定工作,提供更全面、科学和精准的数据依据,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问:您认为未来提高科技支撑农业保险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还要有哪些探索?答:一是提升农业保险科技支撑力度,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开展精确承保和精准理赔,防范虚假承保和协议理赔。二是构建中央和地方两级农业保险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从地方到全国农业保险大数据资源分布式管理、有序集中、有机整合与深度利用,实现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有力支持、有效监管和有为服务。三是推进农业保险机构“线上+线下”一体化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资源加强线上服务,开辟服务触达农户的新途径。问:提高农业保险服务三农能力方面,还有哪些潜力可挖?答:当务之急要加快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基金建设步伐。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基金是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体系重要环节,是农业保险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应发挥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用,加快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基金和分散体系建设步伐。同时,要全面提升农业保险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服务能力。要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整体视角把握农业保险,提供覆盖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的专项保险服务。针对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风险和新需求,开发保障产业链畅通和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性农业保险产品。加大“农业保险+”服务供给力度,推动农业保险与担保、信贷、期货等金融工具的深度融合,提升保险金融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