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牛场太难了,原来收奶的不收了,这是又要让我们倒奶杀牛吗?”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运生表示,这是近年来听到的最扎心的一句话!受疫情影响,人们乳品消费水平下降,随着学生放假,学生奶供应也停滞,各乳品生产企业产量下调,库存激增,生鲜乳使用量骤减。虽然用奶量下降,但绝大多数乳企还是按《生鲜乳购销合同》约定将生鲜乳收购后再加工成奶粉储存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日前河北省每天喷粉储存的富余生鲜乳在4000吨以上,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达16000000元以上,河北省的乳品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也担负了史无前例的压力。
近日召开的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将经测算的交易参考价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下调到3.85元/公斤。这样的价格,对河北省绝大多数奶牛养殖场而言已没有了盈利空间,但这也是无奈之举。这成为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历史上第一次附加条件地公布交易参考价(乳企做到应收尽收、如期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困难缓解后补偿差价)。“有条件的交易参考价”,对乳企而言是希望企业能够继续承担社会责任,应收尽收不拒收,合同到期不拒签;对于牧场而言是认清形势,开源节流,提质降耗,共渡难关。 在当前形势下,有一类牧场遇到的困境较大。那就是在缺奶抢奶时期,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谁给奶价高卖给谁”,甚至单方撕毁合同,在与河北省乳企合同期内就将生鲜乳高价卖给奶贩子或外省乳企的牧场。现在奶多了,奶贩子不收了,外省乳企最先拋弃的也是这些牧场,他们一边将卖不掉的生鲜乳找工厂付高额加工费喷粉保存,一边四处求人想回到省内乳企交奶。袁运生表示,听到电话里对方焦急恳切的诉求,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奶牛养殖场生存着几百几千头终生为我们奉献的奶牛;一个奶牛养殖场是几十名奶农赖以生活的工作岗位;一个奶牛养殖场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艰苦奋斗的心血和全部所有……。一天几吨几十吨的牛奶如果卖不出去怎么办?找工厂喷粉保存要支付高额的加工费不说,将来大量的奶粉又如何处理?更主要的是这样又能维持几天?在竭尽全力为他们协调解决困难的同时,他也在思考: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我们奶业始终跳不出“生鲜乳少抢多拒”的怪圈?遇到产业波动时如何使产业链上下游真正做到“风险共担”?他认为,首先从顶层设计层面缺乏全产业链的规划布局。乳制品加工产业执行的是2009年制定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虽然亟待完善更新,但建乳品厂是有准入门槛的,是受控的。反观建奶牛养殖场好像没规划,只要有地有资金,谁都可以建。现代规模养殖场是重资产投资,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极易形成产业链发展失衡。比如,近年来乳品企业自建牧场占比越来越高,遇到乳制品市场需求不足要减少生鲜乳使用量时,肯定优先保障企业自建牧场的收购,生鲜乳限收拒收的风险自然就转移到社会牧场。所以,建奶牛养殖场应根据乳制品加工产能合理规划审批,必要时施行配额制以尽量实现生鲜乳供需平衡。针对眼前的行业困难,他认为,为解决乳企富余生鲜乳多、喷粉保存量过大的问题,应尽快落实“喷粉补贴”;推动实施“奶粉国家收储”政策;牛奶是民生保障物资,上游又涉及三农问题,建议政府向市民发放“牛奶消费券”以拉动乳制品消费,为乳企纾困。同时,为保障奶农利益,防止出现“倒奶杀牛”等社会事件,对于在困难时期有“拒奶、限奶、拒签合同”等行为的乳企应取消享受以上扶持政策资格并通报。希望政府的纾困政策尽快落实;希望经济尽快复苏;希望春季开学后学生奶的增量能缓解奶源压力;希望奶农的牛奶都卖出去能过个安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