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兽医 焦新安,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兽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第三届国家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等职务。
焦新安为畜禽业健康发展添“扬大智慧” 》 01 科研融入产业发展 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扬大师生乃至扬州老百姓的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喝牛奶,就喝扬大奶”。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蕴藏了扬州大学焦新安教授团队所提供的科技力量。 自2009年起,该团队与扬州市畜牧兽医站合作,对区域内所有牛场展开监测。通过采用团队研发的细胞免疫防控关键核心技术,多年来,区域内奶牛“两病”的阳性率一直维持在净化标准内,为保障市民喝到“放心奶”上紧了“安全阀”。 目前,细胞免疫防控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已推广至江苏、浙江、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近两年代表性应用单位新增利润1.16亿元,节支1.15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科学研究必须走出实验室,融入产业发展,才能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焦新安说。 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成为公众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列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工作。目前,病原菌导致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也危害严重。 动物身上有哪些对人类有害的病原菌?在从农场到餐桌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它们会对食品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人兽共患病研究中的“元问题”,都是焦新安重点聚焦的研究方向。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团队出色的工作,让国际同行首次接受了中国科学家关于沙门菌、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流行、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 为了进行鸡体内弯曲菌的定量分析和动态监测,他带领团队先后在3个大型养殖场,花费了两年时间“抠”数据。从鸡蛋孵化到鸡的出栏,再到鸡肉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这条产业链条上的所有环节,被他们“一网打尽”。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焦新安
02 强调加强兽医在公共卫生体系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说到,“人类、动物共享同一生态系统,公共卫生问题是人医、兽医、环境部门等共同面临的挑战。” “我们必须坚持‘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的理念,统筹各方力量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焦新安强调了加强兽医在公共卫生体系中作用的必要性,即公共卫生中的食品安全、人兽共患病防控以及应对抗生素耐药性扩散等问题与兽医直接相关。 兽医除传统的保障动物健康安全的职责外,还在人兽共患病控制、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阶段,兽医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话语权并不多,获得的资源非常有限,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在公共卫生领域就业择业时易受到歧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兽医人员参与公共卫生事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兽医公共卫生发展。因此,提升兽医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发挥兽医在人兽共患病的动物源头防控、动物源食品安全源头防控、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可以更加全面、高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焦新安介绍,目前,已发现的人类主要的病原体有1000多种,其中60%以上源于动物,而新发和再发人类传染病75%以上来自动物。从流感、SARS、MERS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形势严峻,结核病、布鲁菌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人兽共患病年发病人数100万人左右,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焦新安认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中兽医的地位与作用,增强人兽共患病的源头控制水平和疫病预警能力,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是避免人兽共患病在人群中传播、流行并酿成大疫的关键所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肉蛋奶产量和消费量也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动物性产品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居高不下,兽药的滥用、病死畜禽的非法屠宰引发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病死猪肉”等事件让人记忆犹新,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超级细菌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让全国人民吃上放心肉,喝上安全奶,兽医工作者们肩负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兽医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增强动物性产品的检疫和监管能力,有利于保障动物性产品安全供给。”焦新安说。 此外,我国每年畜禽养殖产生粪污约38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仅60%左右,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容易造成大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加强兽医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增强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焦新安:消除兽医就业择业歧视,摒弃公共卫生体系中兽医人才的不公平规定和做法
0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须充分与高校联动 焦新安说到:“高水平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本身就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离不开高水平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 “如果能给该类高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国家科研平台上予以必要支持,那么对该类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都有重要支撑保障作用。”焦新安说。他认为,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应既要重视发挥国家重点高校国家队的头雁作用,同时还要重视发挥高水平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雁群效应”,形成共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大合力。 为此,焦新安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第一,将高水平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纳入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政策体系。当前,可根据近5年双非高校获国家三大奖情况,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第二,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建设。国家应根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规划,结合高水平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学科、科研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予以必要政策与资金支持。 第三,指导和帮助高水平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编制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行动计划。 04 解决我国畜禽细胞免疫 研究领域中的“卡脖子”难题 畜禽重要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是国家重大需求,这些疫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人类疾病。其中,沙门菌病和牛结核病等是人兽共患危害严重的代表。沙门菌病和牛结核病等属于国家优先防治的疫病,防控难度大,保护性细胞免疫是关键。但其细胞免疫研究一直存在着“卡脖子”难题,严重制约了防控成效。 “目前,检测试剂和技术匮乏、疫病细胞免疫应答规律与机制不明、基于细胞免疫的防控新技术及产品缺乏,是制约禽畜重要疫病免疫细胞研究的‘三大难题’。”焦新安说,经过近20年的研究,团队创建了畜禽细胞免疫应答检测新技术,满足畜禽不同样品的细胞免疫学检测需求,为解决我国畜禽细胞免疫研究领域中的“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关键支撑。 焦新安团队还揭示了畜禽沙门菌病和牛结核病等细胞免疫新机制,创制了疫病细胞免疫防控新技术,探明了重要疫病流行新特征,研制出新型系列疫苗候选株和DIVA 配套检测技术,研发了新型佐剂等免疫防控新产品,形成了“生物安全+综合免疫”的防控新体系,实现了精准检疫淘汰,使沙门菌病和牛结核病等的净化取得显著效果。 未来焦新安将带领团队以更多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助力畜禽产业健康发展,为守护公共卫生安全贡献“扬大智慧”。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