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下或简称为“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对“库存积压”、“竞争力下降”等当前农业供给侧遗留问题反响强烈,并一致认为,要实现消费者从“吃饱”转向“吃好”,深入推进改革势在必行。农粮企业作为农业产销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其在推进改革中的表现如何,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日前,中粮集团在最近发布的《打造中国的国际大粮商——中粮集团2016年社会责任报告》中,详尽阐释了中粮集团过去1年间在改革战略指导下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低迷的2016年,中粮集团仍实现了业绩恢复性增长,利润总额高达61亿元,同比2015年攀升79%。这一“背势而驰”的量变,直观体现了中粮集团践行改革所带来的成果,同时也折射出“治变”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中粮集团董事长赵双连表示,2016年中粮集团深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努力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核心主业发展,充分发挥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主力军作用,切实推动重要举措落地。
事异备变,改革须改“治”
“治变”即中粮2016年针对公司治理所开展的革新举措。从结果上讲,此次“治变”为集团顺利落实改革,提供了决策与执行层面的大力支撑。
在战略定位上,中粮锐意深耕于粮油糖棉四大核心主业,以在2020年实现“32115”为经营目标,进而凭借市场优势主导国内需求、调控价格,维持产粮户、消费者与收粮方三者间的供需链条健康运转。
在重塑管控体系的优化方面,中粮则基于“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配合等五大类关键权力下放,打造了18家专业化公司,为集团铸就了核心竞争力与经营专业性兼备的 “拳头”力量。
深化改革,粮食安全当与结构优化并行
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中粮集团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售区布局仓储、物流设施,致力于建立全球一体化运营及服务宏观调控网络,保障上游粮源充足、稳定,进而将世界农场和消费者的餐桌有效连接,以应对食品供应及升级的需求。其中,中粮同柬埔寨达成进口大米贸易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同时,中粮集团积极响应农业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工作,在夏、秋两大粮食收购季节,辗转各大产粮大省,一手钱,一手粮,切实从源头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与三农的核心利益。
为了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改革的多元化推进,中粮集团开展了多种模式的积极探索,并收获了相应的成果。
在中粮农业产业化“生态圈”模式中,中粮集团通过“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因地制宜的培训与交流合作,促进粮食生产由“生产导向”至“消费导向”转变,并共惠及农民40万户。针对糖料作物,中粮集团则为其量身打造了“农户+农业订单+公司”新型“一站式服务订单农业”模式,2016年中粮甜菜原料基地平均单产升至4.42 吨/ 亩。乳畜业可谓是中粮集团循环经济的实施范本:在“牛-沼-草”生态循环模式下,动物粪便变废为宝,直接施用于牧场周边农作物,大幅减少每亩化肥用量,为农户带来农业直接收益5.7 亿元。
在金融助力层面,中粮集团将供应链信托服务覆盖至全国100 家二三线城市中小企业,有效优化了三农金融供给质量与配置,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资金支持与保障。
中粮集团还将智慧因子灵活融入改革之中,以寻求第一产业 “次元壁”与渠道的突破:以“健康智慧农业”为核心,中粮集团依托旗下“八大研发中心,三大创新主线”的技术力量,将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打造为集高端休闲、科技示范教育、成果转化、研发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多种经营园区;此外,随着互联网+战略推行的深入,中粮集团建立了以我买网为核心阵地,基于大数据需求分析和预调配模式的创新农粮经营体系,进一步保证了农粮供销双方的“消息灵通”与“销路畅通”。
准字为先,精准扶贫共享改革成果
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是推动改革的目的所在。因此,实现精准扶贫及时脱贫的主攻方向,亦是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中粮集团按照“地域相邻、业务相关”原则,将定点扶贫业务发展与扶贫地区的优势农业区位及资源相结合,在西藏洛扎县、新疆乌什县、黑龙江省延寿县、广西自治区隆安县等共计9县1单位开展了精准扶贫,选派扶贫挂职干部融入当地,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帮扶指导和沟通桥梁作用,促进种养殖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实现差异化与品牌化,使扶贫地区得以分享改革成果,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赵双连表示,中粮集团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首批试点企业继续推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中国最大的农粮食品企业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可借鉴的发展之路。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