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94345

中国执业兽医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中国最宝贵的猪全都在这了,你认识多少种?

日期:2017-06-02 10:06:31

  猪的品种很多,一般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种类型。当前规模化养殖中多采用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皮特兰、汉普特等外国猪种的杂交品系进行生产,但我国同样有许多优秀的地方品种猪资源。

  我国地方猪种多半耐粗饲,早熟,肉味好,繁殖力强,但瘦肉率较低,且生长速度较慢。我国地方猪种可分为华北、华南、华中、江海、西南、高原六大类型,每一个类型又有许多独特的猪种类型。

  中国土黑猪品种大全

  《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14年2月14日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八眉猪、大花白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华中两头乌猪(沙子岭猪、通城猪、监利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姜曲海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米猪、皖南黑猪、沙乌头猪、乐平猪、海南猪(屯昌猪)、嘉兴黑猪、大围子猪。

  1、民猪(大民猪、二民猪、荷包猪),原称东北民猪

  产地(或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

  数量:1982年统计有近2万头。

  主要特性(二民猪):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体躯扁平,背腰狭窄,臀部倾斜,四肢粗壮,全身被毛黑色,冬季密生绒毛。抗寒能力强。在-28℃仍不发生颤抖,-15℃下正常产仔哺育。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为195千克,母猪为151千克。胴体各部分的早熟性是按骨骼—肌肉—皮肤—脂肪顺位而先后出现的。性成熟早,母猪4月龄初情,卵泡直径900~1000微米,9月龄排卵约15枚,护仔性强。产仔数头胎11头,三胎11.9头,四胎以上13.5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屠宰率为72.5%,体重达90千克后脂肪增加,瘦肉率下降。

  2、八眉猪(又称泾川猪、西猪,包括互助猪)

  产地(或分布):中心产区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数量:1981年统计有7万多头。

  主要特性:头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分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类型,二八眉介于大八眉与小伙猪之间的中间型。被毛黑色。生长发育慢。大八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04千克,母猪体重80千克;二八眉公猪体重约89千克,母猪体重约61千克;小伙猪公猪体重81千克,母猪体重56千克。公猪10月龄体重40千克配种,母猪八月龄体重45千克配种。产仔数头胎6.4头,三胎以上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瘦肉率为43.2%,肌肉呈大理石条纹,肉嫩,味香。

  3、黄淮海黑猪(包括淮猪、莱芜猪、深州猪、马身猪、河套大耳猪)

  产地(或分布):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包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

  数量:1982年统计有40多万头。

  主要特性:包括淮河两岸的淮猪(江苏省的淮北猪、山猪、灶猪,安徽的定远猪、皖北猪,河南的淮南猪等)、河北的深州猪、山西的马身猪、山东的莱芜猪和内蒙古的河套大耳猪。以下介绍以淮猪为例。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结实有力,被毛黑色,皮厚毛粗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淮猪成年公猪体重140.6千克,母猪体重114.9千克,头胎产仔9~10头,经产仔13头,日增重为251克。深州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50~200千克,母猪为100~150千克,头胎产仔10.1头,经产仔12.8头,高水平营养日增重为434克,屠宰率为72.8%。马身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21~154千克,母猪为101~128千克,初产仔10.5~11.4头,经产仔13.6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50克,瘦肉率为40.9%。莱芜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08.9千克,母猪为138.3千克,初产仔10.4头,经产仔13.4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59克,屠宰率为70.2%。河套大耳猪:成年公猪体重149.1千克,母猪为103千克,初产8~9头,经产仔10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25克,屠宰率为67.3%,瘦肉率为44.3%。

  4、汉江黑猪(包括黑河猪、铁河猪、铁炉猪、水磑河猪、安康猪等)

  产地(或分布):陕西南部汉江流域。

  数量:1982年调查有40余万头。

  主要特性:分大耳黑猪和小耳黑猪两个类型。前者又可分为“狮子头”和“马脸”二型,马脸型猪体型大,头大,脸直,身长,腿高;狮子头型头短宽,面微凹,耳大下垂,达于嘴角或与嘴齐,形如蒲扇,耳根较软,嘴筒粗。小耳猪头小,嘴尖,耳小而薄,耳根较硬,半下垂,仅达眼下,形如杏叶。成年公猪体重为61~138千克,母猪为92千克。性成熟早,农村公猪3~4月龄、母猪4~5月龄开始初配,初产仔8~9头,经产仔10头。肥育期日增重为561克,屠宰率为66%,腿臀比例27.5%,瘦肉率为49.3%。

  5、沂蒙黑猪(沂南二茬猪、莒南猪)

  产地(或分布):山东省临沂市北部。

  数量:1978年统计有繁殖母猪6万余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额宽,有金钱形皱纹,耳中等大,耳根硬,耳尖向前倾罩,嘴筒短而微撅,胸宽而深,背腰平直且宽,四肢结实,皮灰色,被毛黑色,分为大、中、小三型。成年公猪体重为199千克,母猪为154.3千克。初产仔8~9头,经产仔10~1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19~680克,屠宰率为76.3%,膘厚4.6厘米,瘦肉率为43.9%。

  6、两广小花猪(包括陆川猪、福绵猪、公馆猪、广东小耳花猪,广东小耳花猪又包括黄塘猪、中垌猪、塘猪、桂墟猪)

  产地(或分布):广东省与广西自治区相邻的寻江、西江流域的南部。

  数量:1981年统计有繁殖母猪40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较小,具有头短、颈短、耳短、身短、脚短和尾短等“六短”特征,额较宽,有“〈〉”形或菱形皱纹,中间有白斑三角星,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宽广凹下,腹大拖地,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被毛黑白花,除头、耳、背、腰臀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成年公猪体重为103.2~130.9千克,母猪为81~112千克,性成熟早,公猪2~3月龄就能配种,母猪4~5月龄初配,头胎产仔8头左右,三胎以上10~11头,种猪场经产母猪产仔数12~13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85~328克,屠宰率为67.6%,瘦肉率为37.2%。

  7、粤东黑猪(惠阳黑猪、饶平黑猪)

  产地(或分布):广东省惠阳、饶平和焦岭等地。

  数量:1981年有繁殖母猪4万多头。

  主要特性:体型略呈长方形,头清秀,额宽平,仅少数呈倒八字形或菱形皱褶,耳较小斜竖,嘴筒稍长而较尖,下颌狭窄,当地群众叫“禾虾头”,背腰微凹,腹部稍大,但不拖地,四肢直立、坚实有力、长短适中。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75千克,母猪为58.5千克。性成熟早。头胎产仔9~10头,三胎以上11~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81克,屠宰率为70.3%,瘦肉率为46%。

  8、海南猪(包括文昌猪、临高猪、屯昌猪)

  产地(或分布):海南省文昌、屯昌、临高县。

  数量:1979年统计有繁殖母猪13万头。

  主要特性:头小,鼻梁稍弯,耳小而薄、直立、并稍向前倾,耳根较宽广,嘴筒短而钝圆,体躯较丰满,背宽微凹,腹大下垂,臀部肌肉发达,飞节处有皱褶。毛色白多黑少,从头部沿背线直到尾根有一条黑毛黑皮的宽带,俗称“黑背条”。成年母猪体重94千克。性成熟早,小公猪15~20日龄有爬跨行为,60日龄有配种能力,90日龄配种,母猪3~4月龄第一次发情,7~8月龄配种。2岁母猪产仔9.5头,3岁以上产仔12.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147~368克,屠宰率为69.4%,眼肌面积25.5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8.5%。

  9、滇南小耳猪(包括德宏小耳猪或景颇猪、僳匕猪、勐腊猪或爱尼猪、文山猪或阿尼猪)

  产地(或分布):云南勐腊、瑞丽、盈江等地。

  数量:1979年统计有繁殖母猪16万余头。

  主要特性:体躯短小,耳竖立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按体型分大、中、小三型。小型猪群众称“细骨猪”、“冬瓜猪”或“油葫芦猪”。体型短小,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四肢短细、直立,蹄小坚实。成年大型公猪体重为64.2千克,母猪为76千克;小型公母猪体重分别为39.6千克和54.3千克。性成熟较早,公猪3月龄,母猪4月龄可配种。初产仔7.7头,产活仔7.3头,经产仔10头左右。肥育期日增重为220克,屠宰率为74%,瘦肉率为31%

  10、蓝塘猪

  产地(或分布):产于广东省。

  数量:1981年统计为4.5万头。

  主要特性:头大小适中,嘴筒稍扁而翘,额部有三角形和菱形皱褶,耳小直立、薄而尖,体躯宽深短圆,背腰微凹,腹大,臀部较平,四肢较矮小。毛色比较一致,体侧下半部、腹部和四肢均为白色,整个体躯黑白各占一半,黑白分界线比较平整,接近水平直线。成年公猪体重127千克,母猪为85.5千克。初产仔8头,三胎以上产仔11—16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97克,屠宰率为65.5%,膘厚5.3厘米,眼肌面积19.5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4.6%,瘦肉率为35.2%。

  11、香猪(包括从江香猪、环江香猪)

  产地(或分布):贵州省。

  数量: 1983年有3.5万头。

  主要特性:体躯矮小,头较直。耳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丰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后肢多卧系。被毛多全黑也有“六白”。公猪生长较慢。4月龄7.87千克,6月龄16.02千克,母猪4月龄11.08千克,6月龄26.29千克。成年母猪体重41.1千克。性成熟早,公猪170日龄配种,母猪120日龄初配,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5~6头。肥育期日增重较好条件下为210克,香猪早熟易肥,宜于早期屠宰。屠宰率为65.7%,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2.7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6.7%。肉质鲜嫩宜做腊肉和烤乳猪。

  12、隆林猪

  产地(或分布):产于广西自治区隆林县。

  数量:1983年有繁殖母猪1万余头。

  主要特性:体大身长,头大小适中,嘴筒较大微凹、口叉深,额有皱纹,横纹较深,突出如狮子头,背腰平直,腹大不及地,毛色有四种即“六白”、全黑、棕色和花肚。成年公猪体重为122千克,母猪为130千克。母猪多在6~8月龄初配,公猪4月龄配种。母猪头胎产仔6.4头,三胎以上8.5头。肥育期在高能、高蛋白下日增重为629克,屠宰率为75.1%,瘦肉率为35.7%。

  13、槐猪

  产地(或分布):产于福建省的漳平、上杭、兰溪及平和县。分布于福建省闽西山区的龙岩、三明、龙溪和晋江等地。

  数量: 1982年统计45万头。

  主要特性:头短宽,额部有明显的横行皱纹,耳小竖立,体躯短,胸宽而深,背宽而凹,腹大下垂,多卧系,被毛黑色,分大骨和细骨两个类型,大骨猪体型较大,骨稍粗,背较平,产仔数略高;细骨猪体型矮短,骨较细,脂肪沉积较早,出肉率较高。成年公猪体重为62.3千克,母猪为65.2千克,性成熟较早,公猪6月龄配种,母猪4月龄发情,6~8月龄第一次初配,头胎产活仔5~6头,三胎以上产活仔9头以上。屠宰率为66.2%,眼肌面积17.8平方厘米。

  14、五指山猪(又称老鼠猪)

  产地(或分布):海南省。

  数量:1983年调查有繁殖母猪600余头。

  主要特性:体型小,体质细致紧凑。头小而长,耳小直立,嘴尖,嘴筒微弯。胸部较窄,背腰平直,腹部不下垂,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长,被毛大部为黑色,腹部与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成年母猪体重30~35千克。性成熟早,小母猪断乳后一个月有发情征状,3~4月龄初配。头胎产仔4头,经产仔6~8头。小公猪1~1.5月龄有性行为,当地不留公猪,即小公猪性成熟配种后就宰杀。

  15、宁乡猪(又称草冲猪或流沙河猪)

  产地(或分布):湖南省宁乡县。

  数量:1980年有繁殖母猪15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头中等大小,额部有形状和深浅不一的横行皱纹,耳较小、下垂,颈粗短,有垂肉,背腰宽,背线多凹陷,肋骨拱曲,腹大下垂,四肢粗短,大腿欠丰满,多卧系,撒蹄,群众称“猴子脚板”,被毛为黑白花。按头型分三种类型: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平均排卵17枚,三胎以上产仔10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68克,饲料利用率较高,体重75~80千克时屠宰为宜,屠宰率为70%,膘厚4.6厘米,眼肌面积18.42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4.7%。

  16、华中两头乌(包括监利猪、通城猪、沙子岭猪、赣西两头乌猪、东山猪)

  产地(或分布):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和长江中游及江南的广大地区。

  数量:1980~1981年有繁殖母猪25万头。

  主要特性: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四肢较坚实,但常年圈养者多见卧系叉蹄。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即头颈、和臀尾为黑色,躯干四肢为白色。6月龄前生长快,成年公猪体重为98.9千克,母猪为92.5千克。平均排卵19枚,头胎产仔7~8头,三胎以上11.3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13~428克,75千克屠宰率为71%,瘦肉率为41%~44%。

  17、湘西黑猪(包括桃源黑猪、浦市黑猪、大合坪猪)

  产地(或分布):湖南省沅江中下游两岸。

  数量:1982年统计有繁殖母猪6万头。

  主要特性:体质结实,分长头型和短头型,额部有深浅不一的“介”字形或“八”字形皱纹,耳下垂,中躯稍长,背腰平直而宽,腹大不拖地,臀略倾斜,四肢粗壮,卧系少,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113.3千克,母猪为85.3千克。性成熟较早,公猪4~6月龄配种,母猪3~4月龄开始发情,初产仔6~7头,经产仔1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80~300克,屠宰率为73.2%,眼肌面积21.5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4.2%,瘦肉率为41.6%。

  18、大围子猪

  产地(或分布):湖南省长沙市郊县。

  数量:1980年调查繁殖母猪1.3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头较清秀,耳中等大、下垂呈八字形,群众称为“蝴蝶耳”,头分长头和短头两型,长头型俗称“阉鸡头”,额较窄,皱纹较浅,嘴筒圆而较细;短头型俗称“寿字头”,额较宽,皱纹较深,嘴筒粗而稍扁,脸稍凹,胸宽而深,背腰宽而微凹,腹大略下垂,体态前高后低,被毛黑色,仅四肢下端为白色,称“四脚踏雪”。成年公猪体重为106.9千克,母猪为80.9千克。头胎产仔8.7头,三胎以上12.3头,泌乳力31.4千克,肥育性能较好,农村饲养日增重为384克,屠宰率为67%,膘厚4.2厘米,眼肌面积22.2平方厘米,臀腿比例26.5%,瘦肉率为40.7%。

  19、大花白猪(包括大花乌猪、广东大花白猪、金利猪、梅花猪、粱村猪、四保猪、泥陂猪)

  产地(或分布):产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

  数量:1979年统计繁殖母猪44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耳稍大下垂,额部多有横行皱纹,背腰较宽,微凹,腹较大,被毛黑白花,头部和臀部有大块黑斑,腹部、四肢为白色。成年公猪体重133千克,母猪为111千克。母猪头胎产仔12头,三胎以上14头,仔猪存活率96.2%。肥育期在较好饲养条件下日增重为519克,屠宰率为70.7%,眼肌面积18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3.2%。

  20、金华猪(又名两头乌猪、金华两头乌猪)

  产地(或分布):原产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县,分布于浙江省义乌、金华等地。

  数量:1980 年调查有繁殖母猪6.3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偏小,耳中等大。下垂不超过嘴,颈粗短,背微凹,腹大微下垂,臀部倾斜,四肢细短,蹄坚实呈玉色,皮薄、毛疏、骨细。毛色中间白两头乌。按头型分大、中、小三型。成年公猪体重约112千克,母猪体重约97千克。公、母猪一般5月龄左右配种,三胎以上产仔13~14头。肥育期日增重约460克,屠宰率为71.7%,眼肌面积19平方厘米,腿臀比例30.9%,瘦肉率为43.4%。有板油较多,皮下脂肪较少的特征,适于淹制火腿。

  21、龙游乌猪

  产地(或分布):产于浙江省衢州市。

  数量:1980年调查有繁殖母猪2.1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偏小,头型分狮子头和老鼠头两种:狮子头型头短额宽,面部微凹,嘴筒短而略翘,额部皱纹多而深,耳大下垂几乎覆盖整个面部,颈短肉丰满,背腰稍长、宽而微凹;老鼠头头嘴尖,面部平直,额部皱纹少而浅,四肢略高,背腰平直,耳较小。二者的共同点是腹大小适中,臀稍倾斜,四肢短细,蹄质坚实。被毛全黑。成年公猪体重约98千克,母猪约80千克。头胎产仔8~9头,三胎以上产仔12~13头。肥育期日增重约454克,体重72千克的猪屠宰率为73.2%,膘厚4.5厘米,眼肌面积18.6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3%。具有性成熟较早、脂肪比例高和肌肉中脂肪含量高的特点。

  22、闽北花猪(包括夏茂猪、洋口猪、王台猪)

  产地(或分布):福建省闽北地区。

  数量:1982年约有繁殖母猪3万多头。

  主要特性:头中等大,额有深浅、形状不一的皱纹,耳前倾下垂,颈短厚,背腰宽且凹陷,腹大下垂,臀宽而稍倾斜,毛细稀短,毛色不一,有的除四肢、腹下部和尾部为白色外,其余均为黑色;有的胸部、腹部、肩胛部和四肢、尾端均为白色;有的颈部有宽窄不一的白色环带。母猪6月龄前相对增长快,成年母猪体重为83.9千克,公猪为78.1千克。公猪性成熟早,6月龄开始配种。平均产仔7.5头,经产仔8.3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00克,屠宰率为75.2%,膘厚5.7厘米,腿臂比例23.9%,瘦肉率为41%。

  23、嵊县花猪(包括富润猪、新昌猪、章镇猪、蒋岩桥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嵊州、新昌二地。

  数量:1980年调查有繁殖母猪2万多头。

  主要特性:头中等大,耳大而厚、垂向前下方,面微凹,胸宽,背腰平直,腹下垂,四肢粗短,体躯皮肤有皱褶,被毛有“全黑”、“大斑花”和“六白”三种。6月龄公猪体重为39.1千克,母猪体重40.9千克。成年公猪体长136厘米,母猪107.5厘米。性成熟早,头胎产仔7~8头,三胎及以上15~16头。农村肥育期日增重为257克,屠宰率为70%,瘦肉率为45%,。

  24、乐平猪(又称赣东北花猪)

  产地(或分布):产于江西省乐平县。

  数量:1980年有繁殖母猪1.3万头。

  主要特性:头大额宽,有较深的皱纹,耳大下垂,嘴筒短、略上翘,颈粗短,肩宽,背腰平直,腹大呈弧形,臀欠丰满,四肢粗壮,蹄壳呈玉色、坚硬,被毛有“乌云盖雪”之称。成年公猪体重109千克,母猪为114千克。初产仔6~7头,三胎以上产仔1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64.8克,屠宰率为72%~74%,眼肌面积20~22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8%~43%。

  25、杭猪(又称杭口猪、上杭猪,包括大乡猪、莲花猪、武宁花猪)

  产地(或分布):江西省修水县的杭口、上杭等地。

  数量:1981年统计有繁殖母猪1.1万多头。

  主要特性:体格中等,体质疏松,头型分“狮头”和“狗头”两种,狮子头猪的前额稍凹陷,嘴筒短,颜面皱纹多而深,又称“八卦脸”;狗头猪的嘴筒长直,颈也较长。耳中等大小,背腰稍凹,腹大,四肢粗圆,多卧系,毛色为“乌云盖雪”。成年公猪体重117.9千克,母猪体重134.6千克。公母猪8.5~10月龄初配,但农村公猪5~7月龄,母猪6~8月龄初配。头胎产仔8头,三胎以上10~11头。农村肥育期日增重300克左右,屠宰率为68%~70%,在较高的饲养水平下日增重为477克,屠宰率为72%~75%,肉脂比例1:1. 28~1. 31。

  26、赣中南花猪(包括茶园猪、冠朝猪、左安猪)

  产地(或分布):江西省中南部。

  数量:1980年主要产区有繁殖母猪1.3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偏大,头大小适中,额部较宽,皱纹较多,呈菱形,额面微凹,耳中等大、薄而下垂,背微凹或较平直,腹大而圆,臀稍倾斜,毛色可分为三种:“乌云盖雪”、“三花”和“过颈花”。成年公猪体重110千克,母猪体重100.7千克。初产仔7~8头,经产仔数10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36克,屠宰率为72%,瘦肉率为38%。

  27、玉江猪(包括玉山乌猪、广丰乌猪、江山乌猪)

  产地(或分布):江西省玉山县和浙江省的江山县。

  数量:1981年分布区有繁殖母猪5万头以上。

  主要特性:体型稍小,体质较疏松,耳中等大下垂,嘴筒短宽、微翘,颈短而丰满,背腰较宽、稍下凹,腹大小适中,臀稍丰满、略倾斜,四肢较短、坚实,被毛全黑。成年公猪体重84.2千克,母猪体重75.6千克。头胎产活仔数7~8头,三胎以上产仔11~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90~362克,屠宰率为70%~75%,膘厚4.5~5.5厘米,瘦肉率为37.2%。

  28、武夷黑猪(包括闽北黑猪、赣东黑猪)

  产地(或分布):武夷山脉西侧山麓各县。

  数量:1982年为30万头。

  主要特性:头中等大,面稍长微凹,额有深浅不一的皱纹,耳中等大、前倾下垂,颈短背宽,背腰平直或微凹,臀宽丰满,四肢较细且结实,毛稀而短。被毛黑色,有的呈灰黑色,有的具有“六白”或不完全“六白”特征。成年公猪体重90千克,母猪体重89千克,性成熟较早,头胎产仔7~8头,三胎以上9~10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00~300克,屠宰率为72%,膘厚4.8厘米,眼肌面积22.6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2.6%。

  29、清平猪

  产地(或分布):湖北省清平河沿岸。

  数量:1981年有繁殖母猪4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体质细致健壮,额窄、较清秀,有细浅而清晰的纵向皱纹,耳中等大、下垂,嘴筒长直、个别略翘,背腰较平直,腹中等大,臀部平圆、间有斜尻,大腿欠丰满,骨骼较细,后肢多卧系,被毛黑色。6~10月龄后备猪生长较快,成年公猪体重131千克,母猪体重103千克。母猪怀孕期平均110天,头胎产9~10头,三胎以上12头。日增重为500克,屠宰率为70%,眼肌面积17平方厘米,胴体瘦肉占41%,脂肪占42%。

  30、南阳黑猪(又名宛西八眉猪、师岗猪)

  产地(或分布):河南省南阳市西部。

  数量:1983年有繁殖母猪1万余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按头型分“木碗头”和“黄瓜头”,头较短,耳较大下垂至嘴角,耳根较硬,身腰长,背宽平,腹大不下垂,臀短宽、较倾斜,四肢细致结实。皮肤灰色,被毛全黑。成年公猪体重137千克,母猪体重130千克。小母猪121日龄初次发情,初产仔7头,经产仔9~1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85克,屠宰率为72%,膘厚3.3厘米,眼肌面积21.8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6%,瘦肉率为47.5%。

  31、皖浙花猪(包括皖南花猪、淳安花猪)

  产地(或分布):安徽省休宁县、浙江省的淳安县。

  数量:1981年统计有繁殖母猪1.8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偏大,头大,额有皱纹,耳中等大,下垂,背腰较平直,腹较大不下垂,毛色都是黑白花,在吻突、四肢下端、前胸和下腹部微白色,头臀两端微黑色,额部有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白毛星”。分狮头型,马脸型和桩头型。成年母猪体重94千克,性成熟早,母猪4~5月龄配种,头胎产仔6~7头,三胎以上1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150~250克,屠宰率为68.7%。

  32、莆田猪

  产地(或分布):福建省甫田、仙游两地和福清西北部。

  数量:1983年莆田有繁殖母猪3.5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头略狭长,脸微凹,额纹较深呈菱形,耳中等大薄、呈桃形,略向前倾垂,颈长短适中,体长,胸较浅狭,背腰平或微凹,臀稍倾斜,后躯欠丰满,肚大腹圆而下垂,四肢较高,被毛稀疏呈灰黑色。成年公猪体重126.4千克,母猪体重77.4千克。初产仔6~7头,经产仔13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11克,屠宰率为70%,瘦肉率为42%。

  33、福州黑猪

  产地(或分布):福建省福州市郊区,分布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两岸。

  数量:1978年统计有繁殖母猪0.9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额纹较深呈菱形,耳稍大下垂,胸较深,背宽平或微凹,腹大稍下垂,臀稍倾斜,四肢坚实,皮肤略显粗糙,被毛灰黑色。成年公猪体重188千克,母猪体重173千克。头胎产仔10~11头,经产仔12.2头。日增重为400~500克,屠宰率为72%,膘厚3~3.5厘米,眼肌面积21~25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7%。

  34、太湖猪(包括二花脸猪、梅山猪、枫泾猪、嘉兴黑猪、横泾猪、米猪、沙乌头猪)

  产地(或分布):主要分布长江下游江苏、浙江和上海交界的太湖流域。

  数量:1980年统计产区有繁殖母猪60多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各类群间有差异,梅山猪较大,骨骼较粗壮;米猪的骨骼较细致;二花脸猪、枫泾猪、横泾猪和嘉兴黑猪则介于二者之间。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耳特大,软而下垂,被毛黑或青灰。成年公猪体重128~192千克,母猪体重102~172千克。繁殖力高,头胎产仔12头,三胎以上16头,排卵数25~29枚。60天泌乳量311.5千克。日增重为430克以上,屠宰率为65%~70%,二花脸瘦肉率45.1%。眼肌面积15.8平方厘米。

  35、姜曲海猪(包括大伦庄猪、曲塘猪、海安团猪)

  产地(或分布):江苏省海安、泰县一带。

  数量:1980年统计有繁殖母猪9.5万头。

  主要特性:头短,耳中等大,下垂,皮薄毛稀,体短腿矮,腹大下垂,部分猪在鼻吻处有白斑,称“花鼻子”,被毛黑色。成年母猪体重141.4千克,公猪体重156.4千克。头胎产仔10头,二胎产仔12.1头,三胎以上13.5头。在较好的饲养水平下日增重为464克,低水平日增重为385克,屠宰率为66.2%,瘦肉率为40%。眼肌面积22.3平方厘米.。

  36、东串猪

  产地(或分布):江苏省泰兴市及南通市。

  数量:1980年统计有繁殖母猪2万多头。

  主要特性:体型较大,头型分“狮头型”和“马脸型”,前者头面短而微凹,后者头面长直,前者体质更粗大,耳大下垂,背腰平直或稍拱起,体躯较长,四肢高而直立,尾根粗而擢升位置较高,成年猪大腿内侧皮肤有较深的皱褶,被毛全黑。成熟较晚,成年公猪体重157.5千克,母猪体重139千克。头胎产仔10~11头,三胎以上产仔14~15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35克,屠宰率为67%,膘厚3.2厘米。

  37、虹桥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乐清市。

  数量:1980年统计有繁殖母猪8400多头。

  主要特性:体型大,头中等,较平直,额狭有皱纹、多为横斜行、横路深,耳大下垂,颈粗短,胸宽深,背宽广微凹,腰稍长,后躯较高,腹部疏松下垂,臀倾斜,四肢较短,飞节稍靠拢,被毛黑色,皮有皱褶。成年母猪体重94千克,公猪体重1~2岁重82千克。头胎产仔7~8头,三胎以上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54克,屠宰率为69%,瘦肉率为36%。

  38、圩猪(又称皖南黑猪、宣城猪)

  产地(或分布):安徽省宜城市诸县。

  数量:1981年3000余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偏小,结构匀称,体质较细致,头中等大小,额部皱纹纵横不一,深浅不等,有的称“青鱼头”;有的称“狮子头”,数量以前者为多,耳大,耳根软、下垂、稍向前倾伸,胸较宽,背腰稍下凹,母猪腹大下垂,妊娠后期多数坠地,被毛黑色。6月龄公猪体重26千克,母猪体重32.12千克。头胎产仔8~9头,三胎以上产仔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44克,屠宰率为70.6%,眼肌面积20.2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2%。

  39、阳新猪

  产地(或分布):湖北省阳新县。

  数量:1982年调查产区有繁殖母猪1万余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头型有“狮子头”和“象鼻头”之分,前者头短较宽,额部皱纹多且深、呈菱形,嘴筒上翘,肥腮大;后者头较小,长而宽,嘴筒长,口叉深。耳大下垂,背腰稍凹,腹大不拖地,臀倾斜,四肢粗壮,蹄质坚实,毛色全黑或在额、鼻、尾、四肢下端和下腹有少量白毛。成年公猪体重128千克,母猪体重94千克,仔猪哺乳期生长快,4~6月龄转慢,6~12月龄配种后生长加快。头胎产活仔9~10头,三胎以上11~12头。肥育测定体重在25~50千克阶段日增重为375~438克,体重86千克的屠宰率为72%,膘厚4.2厘米,眼肌面积24.5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4.5%。

  40、台湾猪(包括桃园猪、美浓猪、顶双溪美浓猪、赤毛小耳猪、黑毛小耳猪)

  产地(或分布):台湾。

  数量:1983年估计有繁殖母猪5万余头。

  主要特性:头短而大,耳大向前下垂,额及体侧均有皱褶,背稍狭且凹下,肋近于平直,腹大下垂,但不拖地,臀倾斜,四肢弱,多卧系,大腿平而薄,皮较厚,被毛全黑。12月龄公猪体重99千克,母猪体重80千克。初产仔数为6~10头不等,断乳窝重40~55千克,年产2窝。肥育期日增重为332~341克,桃园猪的平均屠宰率为82%,胴体瘦肉与脂肪比例30:40。

  41、内江猪

  产地(或分布):四川省内江市和内江县

  数量:1981年有繁殖母猪12.5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大,体质疏松,头大,嘴筒短,额面横纹深陷成沟,额皮中部隆起成块,称“盖碗”,耳中等大小、且下垂,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不拖地,臀宽稍后倾,四肢较粗壮,皮厚,成年种猪体侧及后腿皮肤有深皱褶,俗称“瓦沟”或“套裤”。被毛全黑。农牧场成年公猪体重169千克,母猪体重155千克,体脂沉积早。成年母猪平均排卵11~18枚,头胎产仔9~10头,三胎以上10~11头, 60天泌乳量186.8千克。中等饲养条件下肥育期日增重为410克,90千克的肉猪屠宰率为67.5%,眼肌面积17.6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7%。

  42、荣昌猪

  产地(或分布):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和四川省的隆昌。

  数量:1982年统计有繁殖母猪15万头左右。

  主要特性: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旋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坚实。被毛除眼周外均为白色,也有少数在尾根及体躯出现黑斑或全白的,按毛色特征分为“金架眼”、“黑眼瞠”、“黑头”等。成年公猪体重98千克,母猪体重86.8千克。经选育的猪群头胎产仔8~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11~12头。不限量饲养日增重为623克,屠宰适期7~8月龄,体重80千克左右的肉猪屠宰率为69%,瘦肉率为42~46%。

  43、成华猪

  产地(或分布):四川省成都平原中部。

  数量:1976年调查有繁殖母猪7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偏小,头方正,额长皱纹少而浅,耳小、下垂,有金钱耳之称,背腰宽而稍凹,腹较圆而略下垂,臂部丰满,四肢较短,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149千克,母猪体重129千克。性成熟较早,公猪3~4月龄即可配种,母猪6~8月龄初配。成年母猪平均排卵15~21枚,经产母猪窝产仔10~1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535克,屠宰率为70%左右,瘦肉率为41~46%。

  44、雅南猪

  产地(或分布):四川的雅南、丹棱、邛崃、荣县等地。

  数量:1978年统计有繁殖母猪7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较大,嘴较长,体躯略长而窄,背腰平直,后躯稍倾斜,腿臀欠丰满,腹大不下垂,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95.7~138.3千克,母猪体重74.4~139.4千克。性成熟早,农村公猪3~5月龄初配,母猪5~7月龄初配。利用年限6~7年。平均排卵13枚,头胎产仔8~9头,三胎以上10.2头。育肥期日增重为620克,屠宰率为73%,瘦肉率为35%,脂肪占44.1%。

  45、湖川山地猪(包括鄂西黑猪,盆周山地猪)

  产地(或分布):四川、湖北、湖南三省交界所属的大巴山、巫山、武当山等地。

  数量:1986年主要产区约有繁殖母猪20多万头。

  主要特性:头稍长,额部皱纹浅,腹大不拖地,背腰平直,臀部较倾斜,四肢结实,被毛黑色,部分猪的额部、肢端、尾部有白毛。成年体重公猪128.4千克,母猪体重94千克。头胎产仔8~9头,三胎以上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02克,屠宰率为71%,眼肌面积19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1%。

  46、乌金猪(包括柯乐猪、威宁猪、大河猪、凉山猪)

  产地(或分布):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接壤的乌蒙山和小大凉山地区。

  数量:1980年产区约有繁殖母猪30万头。

  主要特性:体质粗壮结实,头长,嘴筒粗而直,额部多有旋毛,耳中等大小、下垂,体躯较窄,背腰平直,后躯较前驱略高,腿臀较发达,大腿下皮肤有皱褶,称“穿套裤”。被毛多为黑色,有部分棕褐色。成年公猪体重48千克,母猪体重69.5千克。头胎产活仔5~6头,三胎以上8~9头。以放牧为主,肥育期日增重为200克左右,屠宰率为71.8%,瘦肉率为46.3%,脂肪占34.4%,背最长肌含水份73.4%。

  47、关岭猪

  产地(或分布):贵州省关岭县。

  数量:1978年调查约有繁殖母猪200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额部有八字或菱形皱纹,额心有旋毛,耳较小下垂,嘴长适中,颈较短,体躯较宽深,胸部发达,背腰微凹,腹大下垂,腿部较丰满略倾斜,四肢直立,体质坚实,皮肤多皱褶。全身被毛以黑为主。成年公猪体重61~76千克,母猪体重62~75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0~11头。8~9月龄增重最快,日增重为400~430克,公猪3月龄有配种能力,母猪4~6月龄初配。屠宰率为62~74%,眼肌面积15~19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9%,脂肪占38%。

  48、藏猪

  产地(或分布):四川省阿坝、甘孜;西藏的山南、昌都地区;云南省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

  数量:1983年有繁殖母猪6万多头。

  主要特性:体小,嘴筒长、直呈锥形,额面窄,额部皱纹少,耳小直立、或向前平伸,体躯较短,胸较狭,背腰平直或微弯,腹线较平,后躯较前驱高,臀部倾斜,四肢紧凑结实,蹄质坚实直立,鬃毛长而密,每头可产鬃93~250克,被毛黑色居多,部分初生仔猪有棕黄色纵行条纹。终年放牧生长缓慢,成年母猪体重41千克,公猪体重36千克,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6~7头。肥育期日增重为173克,48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6.6%,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6.8平方厘米,瘦肉率为52.5%。

  49、浦东白猪

  产地(或分布):上海的南汇区及川沙等地。

  数量:1984年有繁殖母猪1万头以上。

  主要特性:耳大下垂,额长多皱,头粗大,分为三型即短头型、长头型、中间型,四肢粗而高,后肢多外弯或内曲,全身被毛白色,腹大略下垂。成年公猪体重225千克,母猪体重160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5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14克,屠宰率为67 %,背膘2.7厘米。

  50、安庆六白猪

  产地(或分布):安徽省安庆市诸县。

  尽量:1981年有繁殖母猪2000多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偏小,耳大下垂至嘴角,头轻,嘴筒分为长嘴筒和短嘴筒两类型,全身被毛黑色,具六白特征,腹微下垂。成年公猪体重110千克,母猪体重97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14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65克,屠宰率为73.3%,背膘3.2厘米。

  51、潘郎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潘郎县。

  数量:1980年有繁殖母猪1529多头。

  主要特性:耳大,额宽,嘴短,臀圆,腹大,胸深,背阔,肩部倾斜多肉,后躯略高于前躯,前脚壮健直立,后肢粗大稍弯,全身结构匀称,被毛全黑。成年公猪体重为110千克,母猪体重71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14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50克,膘厚5.4厘米。

  52、岔路黑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宁海、象山、鄞县和奉化等地。

  数量:1980年产区有繁殖母猪7389头

  主要特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耳大下垂,背腰平直,多为单背,胸较深,腹稍下垂,四肢壮实,前肢肘节、后肢飞节处有1~2个皱折,被毛全黑。成年公猪体重为113千克,母猪体重96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2~16头。肥育猪屠宰率为68.5%,膘厚2.4厘米。

  53、雅阳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雅阳地区。

  数量:1980年泰顺县繁殖母猪有2000多头。

  主要特性:分为粗糙结实型和细致结实型两类,前者耳大而下垂,头大、额宽,半双背胸开宽,腰部较平直,四肢粗壮结实;后者耳较小而下垂,头较小,软腰明显,四肢细致结实。毛色全黑。成年公猪体重为126.8千克、母猪体重97.1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1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50克,屠宰率为74.5%,膘厚8.5厘米。

  54、北港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平阳、苍南等县。

  数量:1980年有繁殖母猪1900多头。

  主要特性:头大小适中,耳略小而盖眼,眼大、圆而有神,嘴较长,背腰平直略带微凹,腹大而不拖地,四肢较粗壮,体质紧凑而结实,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为112.7千克,母猪体重90.6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3头左右,肥育期日增重为396克,屠宰率为70.6%。

  55、碧湖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丽水市碧湖区。

  数量:1980年有繁殖母猪4000多头。

  主要特性: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被毛全黑色皮薄嘴筒尖长,头耳适中,耳下垂,呈单背,腰微凹,腹大,体形中等。另一种被毛全黑色嘴筒较短,额宽耳大下垂,背呈双背,腰平直或微凹,四肢健壮。成年公猪体重为69.5千克,母猪体重71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1.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500克,屠宰率为72.7%,背膘5.2厘米。

  56、仙居花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仙居县。

  数量:1980年产区有繁殖母猪3万头左右。

  主要特性:体型较大,耳大小中等,耳根硬而平举,耳壳软而下垂,批于面侧,其头型分老鼠头和寿字头两种,胸宽而深,背宽广而平直,腰部较长而平整,腹部大而稍下垂,四肢较高。毛色分大白花和小白花两种。成年公猪体重为71.4千克,成年母猪体重67.0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7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50克,屠宰率为65.1%,6~7肋间膘厚4.5厘米。

  57、兰溪花猪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兰溪县。

  数量:1980年有繁殖母猪1.5万多头。

  主要特性:体型分大、小类型:大型猪称“寿”字头或“老虎头”。大型猪头较大,嘴圆而粗短,耳大、软而下垂,胸深,背宽而平直,后躯稍高于前躯,四肢直而粗壮;小型猪称“老鼠头”,头小而长,嘴稍尖,耳小,四肢粗短。毛色分大花、金线花、“乌天盖雪”三种。成年公猪体重为135千克,母猪体重82.5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4.6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62.3克,屠宰率为70.4%,膘厚4.3厘米。

  58、官庄花猪

  产地(或分布):福建省上杭县。

  数量:1982年有繁殖母猪6000头左右。

  主要特性:体型较小,耳大小中等,嘴较短,额宽,胸深,背宽平,腰微凹,四肢矮短,腹大下垂,躯干呈正方形。被毛头、臀黑色其余白色。成年公猪体重为86.3千克,母猪体重78.3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8.4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50~450克,屠宰率为73.3%,6~7肋间膘厚4.6~5.0厘米。

  59、平潭黑猪

  产地(或分布):福建省平潭县。

  数量:1981年有繁殖母猪2500余头。

  主要特性:体躯长宽,额头有“八”字皱纹,嘴短而微凹,耳薄大、前倾下垂,胸宽而深,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四肢强而有力,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为137.0千克,母猪体重122.5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1.5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30克,屠宰率为76.4%,膘厚5.4厘米。

  60、里岔黑猪

  产地(或分布):山东胶州市里岔乡。

  数量:1985年统计有8.1万头。

  主要特性:具有杂食耐粗多胎高产的特点。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头中等大小,嘴筒长直,额有纵纹,耳下垂,身长体高,背腰长直,腹大小适度不下垂,四肢健壮,后躯较丰满,被毛全黑色。腰椎数比一般猪多2~3个,其胸腰椎数为21.7个,成年母猪体重为209.7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2头以上,最高达21头。肥育期日增重为550.2克,屠宰率为73.03%,膘厚2.9~2.6厘米。

  61、大蒲莲猪(沿河大猪)

  产地:济宁市西部、菏泽市东部的南旺湖边沿地区。

  数量:1999年数量不详。

  主要特征:体型较大,外观粗糙,结构松弛,头长额窄,有“川”字形纵纹,呈莲花形,嘴粗细中等、长短适中微上翘,耳大下垂与嘴等长,胸部较窄,欠丰满,单脊背,背腰窄长,微凹,腹大下垂,斜尻,后躯高于前躯,四肢粗壮,卧系,尾粗细中等,长而下垂过飞节,全身被毛黑色。成年母猪体重为130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14头,产仔15~19头的为数不少,最高达33头。母性强,泌乳力高,护仔性好,哺乳期内仔猪极少死亡,哺育率达98%以上。大蒲莲猪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宝贵特性。

  62、黔邵花猪(包括龙潭猪、凉伞猪、东山猪)

  产地(或分布):湖南怀化,邵阳等地。

  数量:1982年有繁殖母猪11883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偏小,头较窄长,嘴鼻长直,耳中等大、向两侧倾垂,颈较细长,背腰平直或微凹,多为单脊,胸较浅窄,肋骨不太开张,腹较大,但少见下垂拖地,四肢结实,后肢有部分卧系。毛色有“两头乌”和“大黑花”之分。成年公猪体重为68.5千克,母猪体重83.1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头,哺育率97.1%。肥育期日增重为480~529克,屠宰率为73.4%,膘厚5.5厘米,眼肌面积21.3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9%。

  63、巴马香猪(又称冬瓜猪或芭蕉猪)

  产地(或分布):广西巴马县。

  数量:1981年统计有400头。

  主要特性:其特点是“小、矮、短、圆、肥”,头轻小,嘴细长,多数猪的额平而无皱纹,耳小而薄,颈粗短,背腰稍凹,胸宽圆,腹下垂,多触地,前肢直,后肢卧系,管围细。毛色头至颈部前1/2或1/3处及臀部为黑色,脸正中有白斑或白线伸至鼻端。尾长过飞节,尾端毛呈鱼尾状。成年母猪体重为50~60千克,胸围96厘米。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4头,育成率93%,妊娠期平均111.7天。活重35千克的猪屠宰率为66.9%,眼肌面积为10.8平方厘米。

  64、德保猪

  产地(或分布):广西西南部的德保县。

  数量:1987年有1.5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头较小,脸略长,嘴稍长而直,口裂深,耳大而下垂,额上皱纹明显,鼻端有横纹,颈较长狭,胸不够宽深,背腰平直,腹大而垂,臀宽、稍倾斜,四肢健壮,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为61.3千克,母猪体重82.1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8.7头,育成率91.4%。肥育期日增重为476克,体重77.5千克的屠宰率为71.8%,瘦肉率为35%,肉料比1:4.24。

  65、桂中花猪

  产地(或分布):广西中部柳州、河池、南宁、百色四个地区。

  数量:1981年统计有40多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各部发育匀称,头较小,额稍狭,面较长直,眼亮有神,耳中等大而略长,两耳向上向前伸,背微凹,臀稍倾斜,腹不拖地,四肢强健有力,体长大于胸围,被毛黑白花,背腰部有一或数块大小不一、位置不定的黑斑,额前有白色流星,多延至鼻端。成年公猪体重为74.9千克,母猪体重81.1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5~12.5头。肥育期日增重为620克,屠宰率为67.5%,瘦肉率43%。繁殖力高,可年产2胎。

  66、白洗猪(属黔中大型猪,又称苗寨猪)

  产地(或分布):贵州省其中心产区在施秉县的白洗、瓮西及黄平县的谷陇等地。

  数量:1983年为32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皮肤微红,头大小适中,头式较为方正,面部微凹,额部有不规则较深的皱纹,嘴筒粗,耳中等大小向两侧下垂,背腰较平直,但经产母猪多下凹,腹大下垂拖地,臀部较倾斜,大腿多皱褶,多卧系。被毛黑色,少数个体于肢端或尾端着生白毛。成年母猪体重为65.8千克。经产母猪窝产仔为8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00克左右,屠宰率为68.5%,膘厚3.5厘米,眼肌面积15.2平方厘米。

  67、江口萝卜猪

  产地(或分布):贵州全省。

  数量:1983年统计为4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较小,头大小适中,嘴较长而尖,当地群众称为“钻子头”,额部有2~3条横行皱纹,耳大小适中下垂,背腰平直而稍窄,臀部倾斜,大腿瘦削,腹部容积大但不过于下垂,四肢短而纤细、结实,肢势良好,后肢略高于前肢。成年公猪体重为81.5千克,母猪体重为44.1千克。经产母猪窝产仔为6~7头,肥育期日增重为240千克,屠宰率为65.2%,膘厚3.4厘米,眼肌面积12.7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5.3%。

  68、黔东花猪

  产地(或分布):贵州省黔东地区。

  数量:1993年有繁殖母猪4万多头。

  主要特性:体型长而扁,头大小适中,嘴稍长,嘴叉深,吻突粉白色,额较宽,额部中间无旋,有菱形皱褶,耳中等大小、下垂,背腰平直,腹大下垂但不拖地,后躯丰满,尻稍倾斜,四肢粗壮。成年公猪体重为57.5千克,母猪体重72.6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8~9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40.6克,屠宰率为71.3%,膘厚5厘米,眼肌面积21.8平方厘米。

  69、明光小耳猪

  产地(或分布):以云南省腾冲县为主产地。

  数量:1980年约有3万头左右。

  主要特性:头短小,嘴尖,面平,额宽,耳小而宽,背腰平直,胸深腹圆,体型短小丰满,四肢细短有力,尾短细,群众称为“油葫芦”猪,被毛黑色,部分有六白。成年公猪体重为40.2千克,母猪体重50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7~8头,仔猪育成率92%。肥育期日增重为450克,屠宰率为69.4%,膘厚4.5厘米。

  70、撒坝猪

  产地(或分布):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数量:1979年统计约有118万头。

  主要特性:按体型大小、头式、外貌特征及性成熟的早晚分大、中、小三型,其中大型称为“八卦头”,头大、耳大、腹大不下垂,身长、尾粗长、面部微凹,四肢粗壮“穿套裤”,较晚熟;小型称为“狗头”或“油葫芦”猪,嘴筒细,尾细、耳小、身短、四肢细短、被毛稀疏;中型称为“羊头”或“二虎头”,介于大、小两型之间。被毛黑色居多,有22.7%的火毛猪。母猪平均产仔7~8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23克。

  71、保山猪(又称保山大耳猪)

  产地(或分布):云南省保山、施甸、昌宁、腾冲等县。

  数量:1980年统计约90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分三种类型:分别为大骨猪、细骨猪、二浪子猪。二浪子猪介于前面两个之间。被毛有黑色和棕色(火毛)两种,而以黑色猪为最多。成年公猪体重为82千克,母猪体重68千克(大骨型)。经产母猪窝产仔为7~8头,60日龄断奶个体重5.8千克。肥育期日增重为130~170克,屠宰率为68.2~71%,瘦肉率为42.6%。

  72、河西猪

  产地(或分布):甘肃省。

  数量:1986年有繁殖母猪44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小,结构紧凑,皮薄骨细,外形清秀,颈长而单薄,耆(qi)甲明显突起,背窄胸浅,背凹,肋骨弓圆,腹大下垂,臀部倾斜,后肢较前肢高,体型略呈前小后大的梯形。被毛黑色和黑白花多,具有不完整六白。成年公猪体重为105千克,母猪体重83千克。平均产仔11~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00克左右,屠宰率为62.9%,瘦肉率为37%。

  (以上仅为我国部分地方土猪品种)


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20楼001室

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10-59194345Email: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