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谢青梅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JCR 1区,影响因子13.6)上发表了题为“A re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microplastics, pesticides, antibiotics, air pollutants, viruses, bacteria) on animal viruses”的综述文章,该综述深入探讨了各类化学污染物(微塑料(MPs)、杀虫剂、抗生素(ABs)和空气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病毒和细菌)对病毒以及宿主易感性的影响。病毒在环境中广泛存在,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城市地区,甚至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病毒的生命周期因其种类和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但总体而言,它们都遵循着基本的生命周期阶段:吸附、进入、脱壳、复制、组装和释放等。除此之外,病毒的存活能力、传播方式、重组现象、病毒间的相互干扰、脱落、转移机制、变异情况以及宿主对病毒的易感性在病毒感染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病毒的感染过程和疾病的发展。鉴于病毒在环境中的普遍存在,我们推测环境中共存的污染物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新出现的化学污染物如MPs、杀虫剂、ABs以及空气污染物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生物污染物,如病毒和细菌,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关于化学污染物对动物病毒影响的系统和全面综述仍然有限,我们对这些化学污染物如何影响动物病毒的了解尚显不足。本文的重点在于深入探讨化学污染物对动物病毒的影响,尤其是它们如何影响病毒的生命周期,这一领域目前仍有许多未知等待探索。虽然已有综述关注生物污染物(如细菌和病毒)的影响,但关于生物污染物如何影响动物病毒生命周期的综述却寥寥无几。本综述详细梳理了环境污染物的来源,深入分析了污染物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探讨了缓解这种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总体而言,这篇综述从环境共存污染物的角度,为我们理解其对动物病毒的影响提供了全新视角,对今后开展病毒、动物、人类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保障人类和动物的健康。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4004102?via%3Dihub文献译文内容和团队信息如有疏漏之处,我们深表歉意,诚请作者团队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来源:兽医专业交流